Tag Archives:

比拚誰更快到火星,俄羅斯等離子火箭引擎 30 天就到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2 月 13 日 10:18 | 分類 尖端科技 , 航太科技

世界上最有錢與權力人,都把目標放在火星,但目前最大的阻礙之一是站上火星土地之前,人類可能熬不過長達半年到個月的太空飛行。最近俄羅斯媒體揭露,俄羅斯國有原子能公司已經成功研發一種超高速引擎的實驗室原型,可以在最快 30 天就到達火星。 繼續閱讀..

早期宇宙第一批超新星爆發,使大量水散至星際物質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1 月 22 日 8:20 | 分類 天文

水是生命基本物質之一,地球之所以能孕育生命,與有大量水密不可分。現在宇宙物質,氫由大霹靂產生,是宇宙最普遍元素,氧則在大質量恆星演化過程產生,水則是由一個氧原子和兩個氫原子結合而成,結構簡單且穩定。天文學家認為,恆星死亡時釋放氧,讓氧和水在宇宙逐漸增加。然近期研究顯示,早期宇宙水含量可能比天文學家預估還多許多。 繼續閱讀..

罕見 Ic 型超新星終於確認主要成因

作者 |發布日期 2024 年 10 月 27 日 0:00 | 分類 天文

有種罕見超新星缺乏氫和氦,已知是許多金屬來源,但金屬源頭是從孤立大質量恆星拋棄外殼,還是由一顆較小伴星共同作用,始終未有定論。現在跨國天文團隊發現,Ic 型超新星前身恆星並非都是巨大的孤獨天體,反而常與伴星形成雙星系統,對爆炸結果有決定性作用。 繼續閱讀..

天文學家對 Oumuamua 異常加速提出新解釋

作者 |發布日期 2023 年 03 月 28 日 8:30 | 分類 天文

斥候星(Oumuamua)2017 年 10 月 19 日由 Pan-STARRS 1 望遠鏡發現,是已知第一個來自太陽系外的訪客。起初據軌道型態歸類成彗星,但長時間觀測後發現它沒有明亮彗髮或塵埃尾,形狀奇特介於雪茄和煎餅之間,且因小尺寸更像小行星而非彗星。它正以天文學家無法解釋的方式加速遠離太陽,導致天文學家甚至認為它是外星太空船。 繼續閱讀..

白矮星光譜中藏有行星訊息

作者 |發布日期 2021 年 01 月 09 日 0:00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白矮星是低質量恆星燃燒完核心的氫所殘留下的碳氧核心,然而光譜觀測發現其大氣多是由氫和氦組成。此差異主要因其表面重力較大,產生分層效應(較重的元素沉澱較快)較明顯,比氦重的元素在很短時間(和冷卻時間相比)內就沉澱,使得大氣多是由氫和氦組成。大氣雖然佔白矮星質量不超過 1%,但是其透明度會影響其冷卻時間。 繼續閱讀..

全球一個月內 3 起氫爆炸意外,氫能安全性備受關注

作者 |發布日期 2019 年 06 月 20 日 19:30 | 分類 會員專區 , 能源科技 , 電力儲存

氫燃料電池與氫能為備受看好的下一代儲能技術,但做為易燃氣體,在處理與運輸氫氣都有諸多需要注意的地方,以免造成難以挽回的憾事,近一個月內全球已發生 3 起氫氣爆炸意外,發展氫燃料電池車以及裝設氫燃料站到底該注意什麼呢?

繼續閱讀..

英國石油與 Nouryon 合作,在荷蘭鹿特丹港建立綠能氫生產基地

作者 |發布日期 2019 年 04 月 29 日 7:30 | 分類 會員專區 , 能源科技

全球油氣大廠轉型的過程中,對氫的發展特別看重,這是因為氫的應用與儲存、運輸,與過去的化石燃料如天然氣的方式接近,有利於油氣大廠應用傳統優勢,不過當前工業製氫主流,95% 來自於天然氣以水蒸氣轉化裂解,過程中會產生二氧化碳,利用這樣製造的氫,很難說是無碳能源,因此油氣巨擘還得想出如何生產綠能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