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署 3 日表示,當初規定八大類管制對象不得提供塑膠類免洗餐具時未把生物可分解塑膠(PLA)材質納入,所以進一步預告修正限制使用,即日起彙整各方意見,預計 8 月 1 日實施。 繼續閱讀..
生物可分解塑膠不易處理,PLA 免洗餐具 8 月起禁用 |
作者 中央社|發布日期 2023 年 02 月 04 日 10:25 | 分類 材料、設備 , 生態保育 , 科技政策 |
《氣候變遷因應法》拍板,確立碳費專款專用機制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2 年 04 月 21 日 18:14 | 分類 環境科學 , 能源科技 , 自然科學 | edit |
行政院於今(21)日通過環保署擬具的「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正草案,修正後法案名稱為「氣候變遷因應法」,除了是 2050 年淨零碳排的法制基礎,也增訂對國內排放源徵收碳費,並將收入專款用於輔導、補助及獎勵溫室氣體減量及技術研究工作。
工研院研發鋰離子電池回收技術,再生料每公斤價格增加 10 倍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2 年 01 月 18 日 16:00 | 分類 能源科技 , 鋰電池 , 電池 | edit |
因應電動車的蓬勃發展及鋰電池正極材料大量需求,工研院投入將廢棄鋰離子電池的黑粉,提純成為價值較高,且純度較高的硫酸鈷、氧化鈷,可作為鋰電池正極材料的化工原料。為期 3 年,已獲得關鍵技術,並達到試量產的階段。
為光電「後事」著想,環保署完備廢棄太陽能板清理機制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1 年 05 月 18 日 17:00 | 分類 太陽能 , 生態保育 , 能源科技 | edit |
太陽能為台灣再生能源發展主力之一,並以 2025 年太陽能裝置量達 20GW 為目標邁進,考量到太陽能模組「後事」處理事宜,行政院環保署已完備廢棄太陽能板機制,目前台灣更有 2 家合法處理機構可處理。
太陽能板回收處理機制上路,任意丟棄最高罰 300 萬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0 年 04 月 30 日 15:20 | 分類 太陽能 , 會員專區 , 生態保育 | edit |
台灣近幾年大力推廣太陽能,不過在發展同時也要考量太陽能的「後事」,最近行政院環保署終推出太陽能回收處理機制,每一片太陽能板都需要經過登記並事先繳交回收清理費,若隨意丟棄太陽能板,最高罰 300 萬罰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