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移後癌症細胞會休眠,也會突然甦醒擴散全身,目前醫學界還不清楚轉移細胞的休眠機制,現在科學家可能找到原因之一,關鍵在某膠原蛋白。 繼續閱讀..

預防休眠癌細胞復活,關鍵在膠原蛋白 |
作者 黃 嬿|發布日期 2021 年 12 月 16 日 11:23 | 分類 會員專區 ,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
利用「合成致死」機制,科學家阻斷 DNA 修復以殺死癌細胞 |
作者 Yun-Chu Wang|發布日期 2020 年 08 月 10 日 8:30 | 分類 會員專區 ,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 edit |
合成致死(synthetic lethality)是基因突變的形式之一,意指當細胞僅單一個基因發生突變時,細胞仍可以存活,若同時有兩個基因發生突變,則細胞無法繼續存活,有這種關係的基因,即為合成致死。最近科學家發現一種可利用合成致死機制,選擇性殺死基因突變成的癌細胞,且同時不傷害健康細胞的方法。
螢光染劑能顯示狗身上殘留的癌細胞,此技術將應用於人類 |
作者 Yun-Chu Wang|發布日期 2020 年 08 月 08 日 0:00 | 分類 會員專區 ,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 edit |
手術是治療癌症不可或缺的方式,而執行手術時需要精準切除癌細胞並盡可能保留健康組織。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UPenn)科學家正致力找尋更好的方法,他們展示如何利用螢光染劑讓狗的乳癌細胞顯色,並提及希望將此方法應用於人類,以提升手術精準度。 繼續閱讀..
殺死癌細胞的新方法:利用帶電粒子阻塞癌細胞溶體 |
作者 Yun-Chu Wang|發布日期 2020 年 04 月 05 日 12:00 | 分類 會員專區 ,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 edit |
癌細胞依賴很多工具來生存和繁殖,因此我們可以多方面下手來阻礙癌細胞生長,其中一項方法是利用溶體(lysosome)。溶體是細胞的廢棄物處理中心,相對於健康細胞,癌細胞溶體的功能較弱,而南韓科學家因此發現可以將精心混合的帶電奈米粒子送進癌細胞,給癌細胞致命一擊。
國衛院首度發現,琥珀酸在腫瘤微環境扮演關鍵角色 |
作者 TechNews|發布日期 2020 年 01 月 20 日 17:30 | 分類 醫療科技 | edit |
癌症長年盤踞我國十大死因第一名,癌症治療儼然成為重要的醫療課題。然而,儘管醫療技術日益進步,癌症治療仍然相當棘手,原因就在癌細胞有破壞周圍組織及改變癌細胞生長環境的能力,進而促使癌細胞生長與轉移,像是癌細胞透過釋放致癌因子,讓原本應該對抗癌細胞的免疫巨噬細胞,反倒變成有助腫瘤生長的腫瘤相關巨噬細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若能鎖定癌細胞釋放的致癌因子,並阻斷當中的作用機制,對於癌症治療將是一大突破。 繼續閱讀..
環狀 DNA 加速複製致癌基因,促進腫瘤細胞惡化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19 年 11 月 23 日 12:21 | 分類 會員專區 ,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 edit |
正常人類 DNA 呈現漂亮的雙股螺旋狀,但癌症患者體內的捱細胞中,DNA 形狀常變成環狀,現在聖地牙哥加州大學團隊新研究進一步指出,環形 DNA 就像叛變小兵,能加速腫瘤惡化進程,並抵抗現有治療方法。 繼續閱讀..
從花壇進入醫壇,路邊野花「小白菊」可提取抗癌化合物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19 年 08 月 05 日 14:25 | 分類 會員專區 , 生物科技 | edit |
在傳統草藥中,小白菊身影已有數百年歷史,但近年來,科學家更專心於小白菊是否能為抗癌出一份力。伯明翰大學研究人員最近從小白菊的葉子提取出化合物,將之轉化為新衍生物後,發現能有效殺死一些癌細胞,讓小白菊又往醫壇更靠近一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