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癌細胞

以色列研究團隊奇想,培養癌細胞 3D 列印腫瘤當練習靶

作者 |發布日期 2021 年 08 月 30 日 7:45 | 分類 3D列印 , 會員專區 , 生物科技

醫學技術發展日新月異,但是新療法的開發也往往陷入倫理難題,不確定是否有用、不確定有何副作用的新療法,用在急需治療的試驗病人身上,到底是幫了病人、還是害了病人?能不能先像機師訓練一樣,先開模擬機,確定機師有足夠能力才讓他去開真飛機,有這樣的模擬器嗎? 繼續閱讀..

感冒病毒、麻疹病毒先別怕,皆有潛力成為治療癌症的武器

作者 |發布日期 2021 年 06 月 06 日 0:00 | 分類 會員專區 ,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新冠疫情肆虐至今已奪走無數寶貴生命,人人無不聞「毒」色變,但病毒並非百害而無一利,最近英國有醫學報導指出一名患有末期淋巴癌的男子,體內腫瘤居然在感染新冠病毒後大幅縮小(極罕見病例,註 1)。近年來隨著科學家對病毒的認識愈來愈透徹,人類已懂得如何「修飾、改造」某些病毒,使其成為人類對抗癌症的新武器「溶瘤病毒」(Oncolytic Virus)。
繼續閱讀..

科學家發現癌細胞帶有幹細胞特性,或許能夠幫助發展癌症治療

作者 |發布日期 2021 年 05 月 15 日 0:00 | 分類 會員專區 ,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科學家發現培養盤上的癌細胞竟然在分裂前一小時移動了自身長度約 30 倍距離,但這樣快速移動的特性通常只會在胎兒腦部發育時特定胚胎幹細胞上出現。而被發現具有這樣特性的細胞是來自一種因為散佈快速而特別難治療的腦瘤──膠質母細胞瘤(glioblastoma)。

繼續閱讀..

獨步全球!國輻中心首創用蠟顯影,最快 6 分鐘揪出癌症

作者 |發布日期 2020 年 10 月 21 日 10:59 | 分類 尖端科技 , 醫療科技

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 20 日指出,他們開發獨步全球的「紅外線蠟吸附動力學影像數位技術」,首創以石蠟及蜂蠟做為顯影劑,只要 6 至 15 分鐘就可以辨識癌細胞,目前已進入臨床驗證階段,不久之後民眾就能夠享受這項最新的科技。 繼續閱讀..

利用「合成致死」機制,科學家阻斷 DNA 修復以殺死癌細胞

作者 |發布日期 2020 年 08 月 10 日 8:30 | 分類 會員專區 ,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合成致死(synthetic lethality)是基因突變的形式之一,意指當細胞僅單一個基因發生突變時,細胞仍可以存活,若同時有兩個基因發生突變,則細胞無法繼續存活,有這種關係的基因,即為合成致死。最近科學家發現一種可利用合成致死機制,選擇性殺死基因突變成的癌細胞,且同時不傷害健康細胞的方法。

繼續閱讀..

螢光染劑能顯示狗身上殘留的癌細胞,此技術將應用於人類

作者 |發布日期 2020 年 08 月 08 日 0:00 | 分類 會員專區 ,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手術是治療癌症不可或缺的方式,而執行手術時需要精準切除癌細胞並盡可能保留健康組織。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UPenn)科學家正致力找尋更好的方法,他們展示如何利用螢光染劑讓狗的乳癌細胞顯色,並提及希望將此方法應用於人類,以提升手術精準度。 繼續閱讀..

殺死癌細胞的新方法:利用帶電粒子阻塞癌細胞溶體

作者 |發布日期 2020 年 04 月 05 日 12:00 | 分類 會員專區 ,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癌細胞依賴很多工具來生存和繁殖,因此我們可以多方面下手來阻礙癌細胞生長,其中一項方法是利用溶體(lysosome)。溶體是細胞的廢棄物處理中心,相對於健康細胞,癌細胞溶體的功能較弱,而南韓科學家因此發現可以將精心混合的帶電奈米粒子送進癌細胞,給癌細胞致命一擊。

繼續閱讀..

國衛院首度發現,琥珀酸在腫瘤微環境扮演關鍵角色

作者 |發布日期 2020 年 01 月 20 日 17:30 | 分類 醫療科技

癌症長年盤踞我國十大死因第一名,癌症治療儼然成為重要的醫療課題。然而,儘管醫療技術日益進步,癌症治療仍然相當棘手,原因就在癌細胞有破壞周圍組織及改變癌細胞生長環境的能力,進而促使癌細胞生長與轉移,像是癌細胞透過釋放致癌因子,讓原本應該對抗癌細胞的免疫巨噬細胞,反倒變成有助腫瘤生長的腫瘤相關巨噬細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若能鎖定癌細胞釋放的致癌因子,並阻斷當中的作用機制,對於癌症治療將是一大突破。 繼續閱讀..

MIT 研究:癌細胞會不會轉移,關鍵可能就在腫瘤細胞硬度

作者 |發布日期 2019 年 10 月 23 日 9:57 | 分類 會員專區 ,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癌細胞擴散是癌症治療中最難解的問題,透過追蹤腫瘤中個別細胞的差異,麻省理工(MIT)工程師發現細胞驅動腫瘤轉變為侵襲性的關鍵,間接指引出一種全新的癌症治療途徑,透過改變癌細胞的物理特性,未來或許有望延緩甚至阻止腫瘤擴散。 繼續閱讀..

從花壇進入醫壇,路邊野花「小白菊」可提取抗癌化合物

作者 |發布日期 2019 年 08 月 05 日 14:25 | 分類 會員專區 , 生物科技

在傳統草藥中,小白菊身影已有數百年歷史,但近年來,科學家更專心於小白菊是否能為抗癌出一份力。伯明翰大學研究人員最近從小白菊的葉子提取出化合物,將之轉化為新衍生物後,發現能有效殺死一些癌細胞,讓小白菊又往醫壇更靠近一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