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 AI 時代來臨,AI 取代人類工作的議題逐漸受到關注,但不可否認的是,AI 來臨有助於加速人類的學習成長曲線,如同網路剛興起時顛覆人們過往的學習模式與傳統教育制度。處在這個時代的我們,該如何穩住腳、抓住機會,成為具有橫向能力的人才?教育制度又該如何轉型,以因應變化快速的產業趨勢?
Tag Archives: 陳良基
退而不休繼續幫新創,前科技部長陳良基加入元宇宙新創見臻科技董事會 |
作者 創業小聚|發布日期 2022 年 08 月 14 日 11:00 | 分類 xR/AR/VR/MR , 人力資源 , 元宇宙 |
新創公司見臻科技(Ganzin Technology)宣布,前科技部長陳良基正式加入董事會,期望藉由陳良基的國際視野及產官學經驗,將見臻科技研發的眼球追蹤演算法、晶片模組推廣至更多市場,並尋找更多 VR 眼鏡廠商的合作案。
「2019 未來科技展」觀展、成效雙創新高,產學媒合上看 10 億元 |
作者 TechNews|發布日期 2019 年 12 月 10 日 18:45 | 分類 科技教育 , 科技生活 |
由科技部主辦、鏈結全台最多科研成果與產業需求的媒合平台「2019 未來科技展」(Future Tech Expo,FUTEX 2019),歷經 4 天展出後,於 12 月 8 日閉幕,並在頒獎典禮中由部長陳良基(見首圖)頒發「未來科技突破獎」與「最佳人氣技術獎」,畫下完美句點。本次展期適逢入冬最冷寒流,擋不住滿滿熱情的業者與民眾,共計吸引超過 10 萬人次的參觀人潮,創造逾 7,000 場次的媒合洽談,規模人數雙雙創新高,預估展後將創造累計至少 10 億元的產學媒合績效。


「未來科技展」找出台灣未來 10 年決勝武器,陳良基:以自身經歷打造產學合作試金石 |
作者 連 以婷|發布日期 2019 年 12 月 05 日 14:30 | 分類 名人談 , 尖端科技 , 會員專區 |
「臺灣學研界有許多突破性很強的技術,可惜的是大部分沒有機會讓外界看見,而這也是科技部在兩年前設立未來科技展的初衷」,科技部長陳良基在 2017 年上任後,即以「打破產學高牆,促進產學合作」為目標,於當年舉辦第一屆未來科技展,是臺灣第一次將所有具前瞻性、創新性的科研技術匯聚起來的科技盛會,這兩年舉辦下來也發揮了跨界綜效,共展出 232 項前瞻技術,參觀人數超過 7 萬人次,創造出四億元以上的商機。 繼續閱讀..

吳大猷獎頒獎,科技部長緬勵年輕學者繼續永於突破 |
作者 陳 瑞霖|發布日期 2019 年 10 月 18 日 18:43 | 分類 會員專區 , 科技政策 |
每年十月是全球關著的諾貝爾獎頒獎典禮,但在台灣也有重要獎項頒佈。以鼓勵年輕學者研究的吳大猷先生紀念獎,今日 (10/18) 舉行頒獎典禮,科技部長陳良基出席頒獎,表揚 45 位研究人員的傑出貢獻。 繼續閱讀..
科技部部長陳良基訪休士頓,積極推動跨國科技合作及海外攬才 |
作者 TechNews|發布日期 2019 年 07 月 16 日 18:3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人力資源 , 市場動態 |
科技部為加強台美科技合作並與旅美學者及學人交流,科技部部長陳良基率團於 7 月 13 日至 19 日赴美國休士頓、紐約及波士頓訪問,7 月 13 日深夜抵達休士頓後,14 日出席德州台灣人生物科技協會(Texas Taiwanese Biotechnology Association,TTBA)2019 年研討會,15 日拜訪德州大學安德森癌症中心、TMCx 和德州醫學中心美國嬌生創新育成中心(JLABS@TMC)等當地生醫研究機構,並與當地院士、僑領及當地學人會談。 繼續閱讀..

比 A、G、F、M 等廠規格更高,廣達林百里為了國家接下高規格 AI 計算雲任務 |
作者 陳 瑞霖|發布日期 2019 年 05 月 16 日 12:01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會員專區 , 雲端 |
被譽為 AI 國家隊產物的台灣計算雲 TWCC (Taiwan Computing Cloud) 今日 (5/16) 在台灣計算機雲論壇年會 (TWCCcon)正式登場啟動,廣達指出其 AI 雲的規格,除了必備超級電腦得運算能力外,資安規格要求也相當高,伺服器規格比起 Amazon, Google, Facebook, Microsoft(簡稱AGFM) 等公司的要求還高,為台灣 AI 政策發展備齊軟硬設施。 繼續閱讀..
陳良基:台灣長程科技競爭力,已出現警訊 |
作者 中央社|發布日期 2019 年 05 月 13 日 15:00 | 分類 科技政策 , 科技教育 |
台灣擁有堅實的科技實力,在 ICT 產業也有傲人的成績,不過科技部長陳良基今早於 Facebook 發文表示,對比條件相近的國家,台灣成了唯一基礎科研往下掉的國家,「台灣的長程科技競爭力,已經出現警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