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研發全球首款凍乾型 Omicron mRNA 疫苗邁入臨床 作者 姚 惠茹|發布日期 2022 年 06 月 28 日 10:10 | 分類 中國觀察 ,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 edit 中國深圳瑞吉生物宣布,其研發的凍乾型新冠病毒 Omicron mRNA 疫苗 RH109,由合資企業武漢瑞科吉生物,分別在紐西蘭和菲律賓獲得臨床核准,代表全球首款凍乾型新冠病毒 Omicron mRNA 疫苗進入臨床階段。 繼續閱讀..
拯救全球數百萬人性命!開發 mRNA 疫苗 3 科學家獲唐獎 作者 姚 惠茹|發布日期 2022 年 06 月 20 日 10:09 | 分類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 edit 唐獎教育基金會公布第五屆「生技醫藥獎」得主為研發新冠 mRNA 疫苗的三位關鍵科學家,包括匈牙利生物化學家卡塔林·卡里科(Katalin Kariko)、美國醫學家德魯·魏斯曼(Drew Weissman)和加拿大物理及生物化學家彼得·庫利斯(Pieter Cullis),以表彰成功開發新冠 mRNA 疫苗。 繼續閱讀..
只能減輕症狀?丹麥研究:mRNA 疫苗未降低總體死亡率 作者 黃 嬿|發布日期 2022 年 05 月 05 日 12:49 | 分類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 edit 新冠 (COVID-19) 疫苗可降低重症機率,但疫苗是否能挽救生命,降低死亡率,目前還有疑問。先前製藥公司自己研究就發現,接種 mRNA 疫苗的全因死亡率,即所有原因導致的死亡並未低於未接種疫苗組,一項丹麥研究也顯示,mRNA 疫苗並沒有降低全因死亡率,反而是腺病毒疫苗的這種非特異性效益比較明顯。 繼續閱讀..
中國對抗新冠肺炎最大失敗!就是沒有部署 mRNA 疫苗 作者 姚 惠茹|發布日期 2022 年 04 月 28 日 12:23 | 分類 中國觀察 ,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 edit 上海爆發新冠疫情進行封鎖,使中國金融中心陷入停頓,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已表明「清零」決心,但至今仍不願部署 mRNA 疫苗來對抗 Omicron 變異株,即使 mRNA 疫苗可以避免長者和免疫力較差的弱勢族群重症或死亡,甚至有機會幫助中國達成「清零」。 繼續閱讀..
要讓小孩打莫德納嗎?四面向告訴你,同時論戰 BNT 效益 作者 遠見雜誌|發布日期 2022 年 04 月 24 日 11:00 | 分類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 edit 本土疫情加劇,已連續多日突破千例,新北兩歲重症男童,從確診到病逝僅歷經短短 6 日,成為家長們最憂心的事。究竟兒童疫苗該怎麼打?成為當前最受到關注的話題。 繼續閱讀..
中國為何清零?研究:中國疫苗染疫死亡率遠高 mRNA 作者 MoneyDJ|發布日期 2022 年 04 月 20 日 12:00 | 分類 中國觀察 ,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 edit Omicron 變異株似乎揭露出中國製疫苗保護力較低的問題,科學家大聲疾呼,籲請北京當局開放外國疫苗,如此一來才能終結本波疫情,避免封城傷害經濟。 繼續閱讀..
莫德納首度來台設子公司!支援 mRNA 疫苗與藥物需求 作者 姚 惠茹|發布日期 2022 年 02 月 16 日 11:24 | 分類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 edit 美國生技廠莫德納(Moderna)今日宣布將擴大亞洲業務,並在台灣、香港、馬來西亞和新加坡新增 4 家子公司,首度來台支援 mRNA 疫苗及治療藥物需求,強調亞太地區是莫德納業務構成整體所必需的一環,目前莫德納已在日本、南韓和澳洲設有辦公室。 繼續閱讀..
疫苗股摔,刺胳針:三劑 mRNA 疫苗難防 Omicron 作者 MoneyDJ|發布日期 2022 年 01 月 21 日 10:45 | 分類 生物科技 , 財經 , 醫療科技 | edit 最新研究證實,施打三劑疫苗依舊會確診新冠肺炎(COVID-19)Omicron 變種病毒,只是仍可預防重症及死亡。美國疫苗類股過去一週走勢慘淡。 繼續閱讀..
第三劑即起間隔縮短至 12 週!指揮中心建議接種廠牌一次看 作者 姚 惠茹|發布日期 2022 年 01 月 07 日 14:31 | 分類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 edit 因應國內發生 Omicron 變異株本土確診病例,社區感染風險提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日宣布,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決議,已接種兩劑新冠疫苗且間隔滿 12 週或 84 天以上滿 18 歲民眾,應盡速接種第三劑疫苗追加劑,提升免疫保護力。 繼續閱讀..
四大疫苗副作用調查出爐!「這組合」混打反應最強烈 作者 姚 惠茹|發布日期 2021 年 12 月 22 日 18:19 | 分類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 edit 國內將在本週五全面開放第二劑、第三劑混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公布最新疫苗接種後副作用統計與分析,並建議民眾應盡快完成第二劑基礎劑接種,首先以同一廠牌接種為優先,若要混打的話,建議第一劑接種 AZ 的民眾,第二劑可選 mRNA 疫苗或高端疫苗,以取得更好的保護力。 繼續閱讀..
第三劑保護力排名出爐!間隔滿 5 個月不縮短 作者 姚 惠茹|發布日期 2021 年 12 月 21 日 17:19 | 分類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 edit 全台將從 12 月 24 日開打第三劑新冠疫苗,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小組成員李秉穎今日表示,國內五個研究單位,針對各家疫苗廠牌組合,進行混打試驗,結果顯示抗體最高的是 mRNA 疫苗,接著是蛋白疫苗,最後則是腺病毒疫苗。 繼續閱讀..
莫德納恐因 mRNA 疫苗專利挨告,Arbutus 暴漲 103% 作者 MoneyDJ|發布日期 2021 年 12 月 02 日 9:45 | 分類 生物科技 , 財經 , 醫療科技 | edit mRNA 療法及疫苗生技業者莫德納(Moderna Inc.)在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專利爭議中,輸給了小型生技商 Arbutus Biopharma Corp.,股價聞訊下殺。 繼續閱讀..
COVID-19 疫苗第三劑怎麼選,醫師給建議 作者 中央社|發布日期 2021 年 11 月 30 日 17:45 | 分類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 edit 第三劑 COVID-19 疫苗最快明年元旦後開打,如何選廠牌備受關注。衛福部專家李秉穎說,前 2 劑打 mRNA 疫苗者,第三劑可維持原本廠牌,接種 AZ 或高端者,第三劑則可自選廠牌。 繼續閱讀..
長期抗疫必備!美國 2022 年起每年增產 10 億劑 mRNA 疫苗 作者 姚 惠茹|發布日期 2021 年 11 月 18 日 11:17 | 分類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 edit 為了因應當年的新冠疫情及未來的威脅,美國白宮防疫協調官齊安茲(Jeff Zients)17 日表示,美國希望從 2022 下半年開始,每年額外生產 10 億劑 mRNA(信使核糖核酸)疫苗,計畫目標是擴大現行產能。 繼續閱讀..
敵進我退,賽諾菲放棄 mRNA 新冠疫苗 作者 藍 弋丰|發布日期 2021 年 10 月 12 日 8:00 | 分類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 edit 新冠肆虐下兩大 mRNA 疫苗在全球數以億計施打,眼看 mRNA 疫苗成為顯學,但法國藥廠賽諾菲(Sanofi)卻打退堂鼓,怎麼不跟輝瑞 BNT(BioNTech-Pfizer)、莫德納(Moderna)一爭雄長呢?其實原因正是輝瑞 BNT、莫德納太成功,兩者總計全球施打高達近 15 億劑,既然望塵莫及,還是投降輸一半,別用同個技術競爭,另起爐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