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天文

新創太空公司 Firefly 首枚火箭起飛,2 分半後空中爆炸解體

作者 |發布日期 2021 年 09 月 07 日 16:34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航太科技

今年中順利拿下 NASA 登月著陸太空船合約的美國新創太空企業螢火蟲太空(Firefly Aerospace),旗下阿爾法火箭日前展開首飛,但不幸地,火箭起飛後 2 分半失去控制並在空中大翻滾,接著就爆炸了,攜帶的 11 個有效載荷全數說再見。 繼續閱讀..

宇宙輻射影響大,可能使火星溫室無法種植農作物

作者 |發布日期 2021 年 09 月 07 日 8:30 | 分類 天文 , 農業科技

火星一片荒瘠,溫度和缺水讓生命難以應付,且缺乏磁場,意味宇宙輻射將不斷衝擊火星表面。如果我們想在這紅色行星生存,表示還需要支持另一種生命──農作物。據荷蘭瓦赫寧恩大學和台夫特理工大學研究人員發現,即使在火星表面建造溫室,仍不足以保護植物免受致命輻射傷害。

繼續閱讀..

找到全新類型超新星,聯星系統天體死亡後拉同伴下水再炸一次

作者 |發布日期 2021 年 09 月 04 日 15:12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黑洞吞噬恆星很理所當然,但理論學家預測過,宇宙中可能存在恆星吞掉緻密物體(如黑洞或中子星)的奇異事件。最近科學家就從甚大天線陣巡天調查的數據發現異樣,在距地球約 4.8 億光年處,一個聯星系統內的中子星(或黑洞)逐漸靠近伴星並被併吞,然而前者並未消亡,而是苟延殘喘地蠶食伴星,最終又反過來吞併伴星並引發超新星爆炸。 繼續閱讀..

新模擬揭示星系如何餵養超大質量黑洞

作者 |發布日期 2021 年 09 月 03 日 8:30 | 分類 天文

據新模擬顯示,星系旋臂負責收集氣體以餵養中心超大質量黑洞。美國西北大學首次詳細展示氣體如何穿過宇宙流向超大質量黑洞中心,足以全面解釋影響超大質量黑洞演化和因素的強大模擬,且還對類星體的神祕性質提供罕見的洞察。類星體是能量最強大的活躍星系核,是最明亮的天體,甚至比整個星系都要亮。 繼續閱讀..

不亮的恆星,銀河系內棕矮星隱藏數量比想像中多

作者 |發布日期 2021 年 09 月 02 日 10:07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宇宙中有一種天體,不完全是恆星也不完全是行星,它們被稱為棕矮星,質量站在氣態巨行星的頂端,但又沒大到足以維持核心的氫融合反應。過去研究曾認為棕矮星數量比預估中還少,但天文學家最近重新觀測,指出這類天體數量比想像中還要多。 繼續閱讀..

重新計算第九行星軌道,建設中的薇拉·魯賓天文台將能發現它

作者 |發布日期 2021 年 08 月 31 日 14:11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航太科技

自 5 年前天文學家首次在太陽系引入第九行星概念後,科學界便一直在爭論這顆「看不見」的行星存在可信度,現在新研究重新確定了第九行星的軌道──如果它真的存在,總有一天我們可以利用高解析度的望遠鏡在這條路徑上發現。 繼續閱讀..

高能宇宙射線來源,更加確定為超新星殘骸

作者 |發布日期 2021 年 08 月 31 日 9:06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大約 100 年前,天文學家開始意識到有些輻射不是來自銀河系內,並最終帶來了高能宇宙射線、高能質子、從原子核中剝離並被加速至相對論速度的電子等新發現。隨著觀測技術進步,科學家開始推測高能宇宙射線可能來自超新星殘骸,現在一篇新研究首次量化了超新星殘骸產生宇宙射線的數量,朝著準確定位宇宙射線來源邁出重要一步。 繼續閱讀..

不只圍繞恆星,先進文明能利用戴森球收集黑洞能量

作者 |發布日期 2021 年 08 月 28 日 17:18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如果宇宙中存在其他技術比地球還要先進的種族,則他們利用的能量可能遠超我們想像。物理學家弗里曼·戴森生前曾提出戴森球(Dyson sphere)這種包圍母恆星以提取恆星能量的巨大球形結構,現在清華大學團隊新研究進一步指出,高等外星文明可以將類似戴森球的結構放在黑洞周圍穩定軌道上,並利用類似太陽能電池板的物件收集 X 射線能量。 繼續閱讀..

扭曲百億光年外類星體的光,哈伯望遠鏡新拍下漂亮愛因斯坦環

作者 |發布日期 2021 年 08 月 27 日 12:38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當來自較遠方的光芒經過一個大質量物體時,前者會被後者重力場彎曲,於地球望遠鏡視野中形成一種稱為愛因斯坦環的光環。最近,哈伯太空望遠鏡又拍到了一張近乎完美形狀的愛因斯坦環,為距離地球約 34 億光年的 2 個星系扭曲了遙遠類星體發出的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