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14 Pro LiDAR 最棒應用,幫寵物量身打造義肢 |
作者 邱 倢芯|發布日期 2023 年 08 月 23 日 14:14 | 分類 3D列印 , Apple , 科技生活 |
Category Archives: 3D列印
強化基礎設施安全性,用 3D 列印打造智慧混凝土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3 年 07 月 26 日 13:52 | 分類 3D列印 , 材料、設備 |
英國劍橋大學與企業攜手,以 3D 列印為基礎,可以在一小時內製造出混凝土基礎,還能整合感測器,不僅能自我檢測,之後還可以自我修復。
下半年最新 Apple Watch Ultra 首搭,為何蘋果青睞 3D 列印技術? |
作者 林 妤柔|發布日期 2023 年 07 月 19 日 11:58 | 分類 3D列印 , Apple , Apple Watch |
蘋果下個關注的技術可能是 3D 列印!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認為,CNC(數控機床)在蘋果開始採用後快速成長,3D 列印有望複製此成功模式。若 3D 列印產業因蘋果採用而快速成長,則雷射零組件很可能會出現供應緊張。 繼續閱讀..
Apple Watch Ultra 2 部分零件採 3D 列印,郭明錤點名三廠商受益 |
作者 邱 倢芯|發布日期 2023 年 07 月 17 日 10:24 | 分類 3D列印 , Apple , Apple Watch |
蘋果在去年 9 月推出 Apple Watch 最新產品線 Apple Watch Ultra 後,隨即引起市場一陣討論話題。據最新的消息指稱,蘋果現在正積極地要導入 3D 列印技術,今年下半年將推出的 Apple Watch Ultra 2 錶款部分零件將使用 3D 列印製造,預計能改善生產時間並降低生產成本。

用真菌跟 3D 列印木板,打造全新的環境友善建材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3 年 06 月 08 日 17:30 | 分類 3D列印 , 會員專區 , 淨零減碳 |
基於真菌的可再生、生物分解模組化「磚塊」,打造出環境友善建材,英國新創 PLP Architects 透過 3D 列印木板與真菌菌絲體,想開發出新的零碳建築。

用 3D 列印筆跟黏性墨水,中國開發神奇「癒合筆」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3 年 06 月 03 日 14:00 | 分類 3D列印 , 會員專區 , 生物科技 |
傳統的傷口敷料大多製只是簡單地蓋住傷口,進而達到殺菌及保護傷口的效果,但現在中國科學家研發的 PAINT 系統還包括包裝,可以說是一支「傷口癒合筆」,透過 3D 列印筆跟黏性墨水,未來可以讓醫生直接塗墨水在傷口上,將傷口浸泡在免疫系統囊泡中來加速癒合。
NASA 模擬火星實驗棲地供受試者住一年,3D 列印打造還有立體農場 |
作者 中央社|發布日期 2023 年 04 月 13 日 9:45 | 分類 3D列印 , 天文 |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12 日公開新模擬火星棲地,含 4 間小房、一健身房和大量紅沙土,志願受試者將在棲地住一年,以體驗火星任務的生活會是什麼模樣。 繼續閱讀..

新型 3D 混凝土列印技術「Shell Wall」,牆壁減輕 70%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3 年 04 月 04 日 17:00 | 分類 3D列印 , 會員專區 , 科技生活 |
3D 混凝土列印(3DCP)技術可以讓我們更快地蓋好建築,而現在美國科學家推出的新型 3DCP 技術,除了能建構更多不同形狀的牆體,還能減輕重量,製造出來的牆壁比傳統輕 72 %。
全球首枚 3D 列印火箭成功發射,惜未進入軌道 |
作者 中央社|發布日期 2023 年 03 月 23 日 17:00 | 分類 3D列印 , 航太科技 |
全球第一枚 3D 列印火箭「人族 1 號」(Terran 1)22 日成功發射,讓製作這枚火箭的加州新創公司向前邁進一步,儘管最後未能進入軌道。 繼續閱讀..

外型尺寸全部都能訂做,美 3D 列印鋰離子電池工廠順利運作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3 年 02 月 21 日 9:30 | 分類 3D列印 , 會員專區 , 能源科技 |
3D 列印技術持續演進,如今美國加州 Sakuu 的鋰離子電池試驗工廠,已經在去年 12 月完工並持續產出可訂製形狀跟尺寸的 3D 列印電池。

透過新的熱處理技術,讓 3D 列印金屬材更耐高溫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2 年 11 月 18 日 17:26 | 分類 3D列印 , 會員專區 , 材料、設備 |
雖然 3D 列印技術能高效製造出複雜的金屬零件,但列印出來的金屬零件往往不敵受力和加熱而變形,有著不耐用的難題,為此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開發的熱處理技術,有可能讓這種狀況不再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