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零組件

外資看好 4 大客戶助攻,台積電 2020 年預期營收成長上調至 15%

作者 |發布日期 2019 年 10 月 09 日 17:45 | 分類 中國觀察 , 國際貿易 , 晶圓

根據日系外資發出的投資報告指出,在包括蘋果、高通、AMD、以及華為海思的助攻下,加上中國晶片自主化的政策加強,華為海思還將進一步增加投單量的情況下,預計 2020 年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的業績將較 2019 年成長 15% 以上,優於先前市場所預期的 12% 的表現。

繼續閱讀..

台積電 9 月營收持續站上千億元,拉抬第 3 季營收大幅成長逾 2 成

作者 |發布日期 2019 年 10 月 09 日 15:30 | 分類 國際貿易 , 晶圓 , 晶片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公布 2019 年 9 月份營收,金額為新台幣 1,021.7 億元,較 8 月份時締造的單月新高減少 3.7%,較 2018 年同期則是增加 7.6%。累計,台積電第 3 季營收達到 2,930.46 億元,創下單季新高紀錄,較第 2 季的 2,410 億元大增約2 1.6%,超乎預期。

繼續閱讀..

英特爾與 AMD 破天荒合作 Kaby Lake-G 處理器,2020 年停產壽終正寢

作者 |發布日期 2019 年 10 月 09 日 13:00 | 分類 國際貿易 , 晶片 , 會員專區

應該不少電腦玩家或消費者還記得,之前在人工智慧議題當紅之際,繪圖晶片廠如輝達 (Nvidia) 以勢如破竹之姿橫掃人工智慧處理器市場,甚至威脅到一般伺服器及個人電腦處理器市場的情況,迫使堪稱電腦處理器業界兩大競爭企業英特爾與 AMD 的破天荒合作,進一步以英特爾的 Kaby Lake CPU 架構,搭配 AMD 的 Radeon RX Vega GPU 架構,推出 Kaby Lake-G 處理器。而在事隔兩年多之後,如今兩家公司宣佈,這首款合作下的產品將在 2020 年壽終正寢,不再生產。

繼續閱讀..

徐國晉接任美光企業副總裁暨台灣美光董事長

作者 |發布日期 2019 年 10 月 09 日 12:10 | 分類 公司治理 , 國際貿易 , 會員專區

目前為台灣最大投資外商的記憶體大廠美光科技(Micron),9 日宣布由徐國晉出任美光企業副總裁暨台灣美光董事長,管理美光在台 3 家子公司,包括台灣美光記憶體、台灣美光晶圓及台灣美光半導體,並領導美光高量產的 DRAM 卓越中心,致力在人工智慧、機器學習等新興記憶體應用領域尋求突破。

繼續閱讀..

5G 來臨,半導體三五族誰受惠?

作者 |發布日期 2019 年 10 月 09 日 12:00 | 分類 手機 , 網通設備 , 財經

5G 時代將來臨,隨著 5G 智慧手機出貨量持續成長,加上因頻段增加,以及訊號調變更為複雜,將使整體手機 PA(功率放大器)用量大幅增加,預期單一支手機射頻元件產值也將明顯提升,另外 5G 基礎建設也需要射頻元件加入,化合物半導體族群、且與智慧型手機業務高度相關的有穩懋、宏捷科及全新,預期將受惠 5G 發展趨勢。 繼續閱讀..

ARM 攜手通用、豐田成立跨產業組織,開發通用型汽車駕駛系統

作者 |發布日期 2019 年 10 月 09 日 10:10 | 分類 伺服器 , 國際貿易 , 晶片

根據《路透社》報導,日本軟銀集團旗下的英國晶片技術公司 ARM,正與汽車製造商通用汽車(GM)和豐田汽車(TOYOTA)合作,開發通用型的汽車駕駛系統。而這 3 家公司則是希望通過加強合作,進一步推動這項技術的市場發展。

繼續閱讀..

世界第一的披薩公司達美樂與義大醫院有何共通點?靠 Pure Storage 助數位轉型

作者 |發布日期 2019 年 10 月 08 日 18:18 | 分類 儲存設備 , 會員專區 , 網通設備

數位轉型是不少企業這幾年重要的大課題,其中雲端扮演重要角色,但是光有雲端並不夠,往往需要儲存、運算和網路傳輸等技術的配合。對於資訊單位來說,面對新的挑戰,需要外援的協助。今日 (10/8) Pure Storage 宣佈與 Cisco 合作的 FlashStack,並且請來客戶現身說法,說明像是 FlashStack 對於義大醫院擴充 IT 架構的便利性,以及國外的達美樂披薩變身成為世界第一,超過一半訂單來自網路。 繼續閱讀..

南亞科 2019 年第 3 季 EPS 0.72 元,李培瑛預計 2020 年市況將反轉

作者 |發布日期 2019 年 10 月 08 日 17:15 | 分類 國際貿易 , 手機 , 會員專區

記憶體廠南亞科 8 日舉行第 3 季法人說明會,並公布 2019 年第 3 季營收狀況。受到 DRAM 價格持續在低檔震盪的影響,第 3 季營收新台幣 147.99 億元,較第 2 季增加 19%,淨利 22.05 億元,則較第 2 季減少 19.8%,為近 3 年的單季新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