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週工作四天薪水不變,比利時通過新規定 作者 愛范兒|發布日期 2022 年 02 月 18 日 7:45 | 分類 人力資源 , 職場 | edit 對許多上班族來說,週末每分鐘都彌足珍貴,每當週日夜晚來臨,腦中總會有個想法:要是每週休息時間再長一點就好了。 繼續閱讀..
十年內遠距工作將成常態,哈佛專家:不適應的雇主準備流失員工 作者 黃 嬿|發布日期 2022 年 02 月 16 日 12:59 | 分類 人力資源 , 職場 | edit 疫情下遠距工作即將成為常態?哈佛商學院教授和遠距工作專家稱數位遊牧革命正在進行, 斷言十年後遠距工作說法不在,因到時候任何地方都能上班將成為常態,辦公室只剩一個功用,就是「與同事共度美好時光」。 繼續閱讀..
遠距上班後回不去了!工作彈性不夠,72% 員工考慮離職 作者 林 妤柔|發布日期 2022 年 01 月 26 日 17:20 | 分類 人力資源 , 國際觀察 , 職場 | edit 未來論壇(Future Forum)25 日發表全球脈動調查,發現「混合工作型態」已成為全球知識工作者的主要工作模式。這次調查受訪對象來自美國、澳洲、法國、德國、日本、英國 1 萬名知識工作者。 繼續閱讀..
疫情後科技人才狂跳槽,為的不是薪水而是工作意義 作者 黃 嬿|發布日期 2021 年 11 月 30 日 11:18 | 分類 人力資源 , 職場 | edit 疫情後美國人出現大離職潮,不只美國,台灣科技業也浮現這種現象,愈來愈多科技人才寧可放棄年終跳槽到別家公司。專家分析,科技人才大離職潮造成產業重新洗牌,至於跳槽原因,不單純是薪水福利,而是新工作能否遠距上班、工時靈活性,以及是否可將更多時間花在有意義的工作。 繼續閱讀..
台灣女性生育意願 27.3%,「經濟壓力」是最大阻力,逾四成因「房事」卻步 作者 今周刊|發布日期 2021 年 04 月 18 日 9:00 | 分類 人力資源 , 財經 | edit 32 歲的小吳,國立大學畢業後直接進入職場,在外商公司擔任經理,年收入突破 100 萬元,但已有穩定交往多年女友的他,還在猶豫該不該進入下一個人生階段,「如果只問我有沒有打算生小孩,我的答案是有;但我還不確定自己的能力,夠不夠讓孩子得到像我一樣的成長環境和教育資源。」 繼續閱讀..
新創公司實驗週一休假,員工士氣大振 作者 黃 嬿|發布日期 2021 年 03 月 25 日 11:14 | 分類 會員專區 , 職場 | edit 疫情期間許多企業嘗試的在家工作,以及先前一些新創公司實驗的星期五和每週工作 4 天已不是新主意,每個人都知道最沒力氣上班的日子是哪一天。一家在美國為划船世界創造軟體的新創公司 Wanderlust Group 創辦人心有戚戚焉,他決定做些改變,讓員工週一休假,結果不但沒有影響生產力,反而業績蒸蒸日上,員工和員工家屬都表達感謝。 繼續閱讀..
疫情之下想要更彈性的工作方式?Gmail 整合 G Suite 功能帶來新體驗 作者 TechNews|發布日期 2020 年 07 月 17 日 10:55 | 分類 Google , 網路 , 職場 | edit 視訊會議、遠端協作、彈性工時:這些新的工作型式顯然會繼續下去。自武漢肺炎(新冠肺炎,COVID-19)爆發以來,在與客戶和業務負責人的對話間讓我發現,工作環境的轉型已從原本理想中的長期目標轉變成當務之急。雇主和員工都想要更彈性的工作方式,而要實現這點需要有合適的技術。 繼續閱讀..
為防疫挑戰工作文化,日本指標企業推遠距辦公 作者 黃 嬿|發布日期 2020 年 02 月 19 日 13:31 | 分類 會員專區 , 職場 | edit 日本已成為中國以外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最嚴重的地區,令人擔憂的是現在找不到感染源,感染人數仍在增加,為了降低員工感染機率,現在包括 Sony、富士通、東芝、武田等許多日本企業已開始實施遠距工作制度。 繼續閱讀..
月薪 20 萬責任制僅 3,000 人達門檻,勞基法鬆綁好無感? 作者 今周刊|發布日期 2019 年 01 月 13 日 0:00 | 分類 人力資源 , 職場 | edit 勞動部日前預告,凡經常性月薪薪資(不含年終、績效獎金)20 萬元以上的監督管理人員,將納入責任制,不再受《勞基法》相關工時、一例一休規定,由勞資雙方協商,經地方主管機關核備。估計全國適用新規定者約 3,000 人,最快 1 月下旬實施。 繼續閱讀..
「銀髮紅利」來了,OECD 呼籲政府企業應做好準備 作者 黃 嬿|發布日期 2018 年 12 月 28 日 13:53 | 分類 人力資源 , 會員專區 | edit 調查指出日本今年出生率低導致總人口減少 44 萬人,OECD 報告警告,亞洲勞動人口正在快速老化,到 2040 年 16% 的人口將超過 65 歲,是 2015 年 7.8% 的一倍多,雖然健康預期壽命的增加是一個積極的發展,但這種人口結構的變化讓許多經濟體失去活力。在這種背景下,除了移民之外,維持勞動力供給的唯一方法是讓人們在退休年齡之後繼續就業。 繼續閱讀..
推翻僵固工時,牛津研究支持週休 3 天 作者 黃 嬿|發布日期 2018 年 10 月 02 日 12:55 | 分類 會員專區 , 職場 | edit 隨著科技改變工作型態,改變僵化的工作制度成為一個熱門話題,除了彈性工時之外,英國工會試圖推翻五天工作週計畫,現在愈來愈多學術研究支持週休 3 天的好處。牛津大學賽德商學院(Saïd Business School)一項新研究指出,每週工作 4 天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員工幸福感。 繼續閱讀..
一週工作 5 天,調查指全球三分之一人不滿意 作者 黃 嬿|發布日期 2018 年 09 月 26 日 10:17 | 分類 會員專區 , 職場 | edit 自動化技術開始影響工作模式,許多人期待技術將賦予勞工更大的自主權,甚至提高生產力的同時可以減少工作時數。一項調查顯示,只有四分之一的人滿意標準 5 天工作週的安排,其中印度是最努力工作的國家,即使可以選擇,在薪資不變下,有高達 7 成的印度全職員工表示他們願意每週工作 5 天。 繼續閱讀..
迎合零工經濟,會計巨頭資誠推彈性工作計畫 作者 黃 嬿|發布日期 2018 年 09 月 03 日 15:25 | 分類 人力資源 , 會員專區 , 職場 | edit 在人才決勝時代,為了吸引不想被傳統朝九晚五工作制度綁住的技術人才,會計巨頭資誠(PwC)推出一項迎合「零工經濟」趨勢計畫,讓應徵者在申請工作時列出他們的技能和首選工作模式,獲聘的新員工將可按照他們想要的時間工作。 繼續閱讀..
亞洲最過勞,新南韓總統承諾給予休假權 作者 黃 敬哲|發布日期 2017 年 05 月 16 日 9:06 | 分類 人力資源 , 會員專區 , 財經 | edit 據彭博社報導,南韓的工時已位居 OECD 國家第二名,如今宣誓反財閥的新任總統文在寅將承諾賦予勞工更多的休息權力(Right to Rest)。不過專家也表示,南韓的企業文化恐怕不那麼容易被改變。 繼續閱讀..
沒一例一休也一樣,亞馬遜允諾創造 3 萬工作卻都是兼職 作者 黃 敬哲|發布日期 2017 年 04 月 09 日 0:00 | 分類 人力資源 , 會員專區 , 財經 | edit 亞馬遜曾應承川普創造 10 萬工作機會,不過亞馬遜豁出渾身解數,也只能在明年增加 3 萬個工作機會,更糟糕的是這些工作機會都僅是兼職,沒有半個全職。儘管美國沒有台灣的一例一休,但就業成長大多是兼職,美國老闆似乎也不想再聘請全職員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