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yota 今日宣布開始測試移動補電車,透過燃料電池儲電,可以幫各種車輛和機具充電,藉此取代目前移動充電的主力:燃油發電機。 繼續閱讀..
不賣純電車的 Toyota 推出行動補電車,幫燃料電池找到新出路 |
作者 Chen Kobe|發布日期 2020 年 09 月 18 日 10:27 | 分類 交通運輸 , 汽車科技 , 電動車 |
系外生命體搜索範圍擴大,實驗:微生物可在純氫環境下繁衍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0 年 05 月 05 日 16:36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航太科技 | edit |
雖然我們無法近距離觀察系外行星,但透過望遠鏡的數據及建模工作,科學家能模擬出各種系外行星景象。而中一個便有關於系外行星環境能孕育什麼樣的生命體,最近科學家在實驗室中發現,酵母、大腸桿菌等微生物,可以於純氫條件下存活並繁殖,也許它們在宇宙某個星球上有著異於地球上的繁榮。 繼續閱讀..
鐵鏽也可以幫助製氫?不僅便宜、製氫量還提高 25 倍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0 年 03 月 06 日 17:47 | 分類 能源科技 | edit |
氫燃料電池不會排放任何廢氣、只會產生乾淨的純水,日本、南韓、丹麥等國紛紛把氫能視為未來的重要綠色能源,同時也一直在尋找經濟永續的製造氫氣方法,而現在日本科學家透過「鐵鏽」,研發出低成本、高效率光催化製氫解決方案。
哪種粒子構成了宇宙?科學家提議搜尋溫暗物質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19 年 08 月 06 日 18:09 | 分類 天文 , 航太科技 | edit |
目前的宇宙學理論以冷暗物質為主,不過最近有科學家提出尋找另一種溫暗物質,它們可透過映射遙遠星系的氫氣分布顯現出來。 繼續閱讀..
發現罕見 Ia 型超新星爆炸含有氫氣,科學家或能解開爆發起源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19 年 05 月 09 日 16:32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edit |
Ia 型超新星在宇宙中極罕見,對天文學家了解宇宙方面有著關鍵作用。現在一組國際天文團隊發現,一顆 Ia 型超新星出現了不尋常的化學特徵,或許可以幫助解開 Ia 型超新星爆發的導火線。 繼續閱讀..
環保與能源兼顧,新設備處理廢水的同時也能製造氫氣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19 年 05 月 02 日 8:15 | 分類 環境科學 , 能源科技 | edit |
廢水處理的方法有許多種,除了轉換成再生水、將污泥變成農業肥料,現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帶來全新且一箭雙鵰的方法,透過微生物分解與光電化學技術,讓人們在處理污水的同時,也能產生大量氫氣。
避免加氫站燃料不純,科學家以感測器檢測氫氣品質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19 年 03 月 16 日 12:00 | 分類 材料、設備 , 汽車科技 , 電動車 | edit |
氫燃料電池車的發展除了仰賴燃料電池,部署加氫站與管線也相當重要,其中加氫站氫氣品質車更不可馬虎,對此,德國薩爾蘭大學正研發專門檢測氫氣的紅外線感測器,避免加氫站輸送「受污染」氫氣,致使燃料電池損壞。
比利時新型太陽能板不發電,可運用光與水來產生氫氣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19 年 03 月 07 日 15:36 | 分類 太陽能 , 能源科技 , 電力儲存 | edit |
若是在戶外看到面向陽光的深藍色方形面板,通常一般人都會想說那是太陽能板,透過光電轉換來產生電力,但現在這項認知不一定準確,比利時科學家已開發出神奇又新穎的太陽能板:該面板不發電,反而運用陽光與空氣中的水氣來生成氫氣。
擺脫貴金屬光催化劑,澳洲利用奈米晶體降低綠能製氫成本 |
作者 EnergyTrend|發布日期 2018 年 09 月 29 日 13:20 | 分類 太陽能 , 奈米 , 材料 | edit |
澳洲科廷大學成功利用奈米晶體,研發出兼具低成本與環保優勢的光催化劑,可有效用太陽能分解水、製造氫與氧,有助於澳洲更進一步朝氫能社會邁進與發展氫燃料車。 繼續閱讀..
歐美團隊研發新型水分解製氫技術,轉換效率已突破 19.3% |
作者 EnergyTrend|發布日期 2018 年 07 月 10 日 14:45 | 分類 能源科技 , 零組件 , 電池 | edit |
假如科學家能成功透過分解水獲取氫氣,製氫技術或許能擺脫化石燃料,讓燃料電池成為百分之百綠能技術。但是說得簡單,實際上水分解製氫又貴又複雜,光催化反應也常需要鉑等貴金屬參與,可說是科學家難以突破的大挑戰。 繼續閱讀..
西門子對氨氣儲能寄予厚望,在英國開設世界首座示範廠 |
作者 EnergyTrend|發布日期 2018 年 07 月 02 日 7:30 | 分類 會員專區 , 能源科技 , 自然科學 | edit |
氨(Ammonia,NH3)為肥料的重要成分,約 80% 的氨拿來提高農作物產量,但除此之外,氨也有其他功用,是良好氫氣載體與替代燃料選項。德國企業巨擘西門子更對氨氣寄予厚望,希望它可成為儲能界明日之星。 繼續閱讀..
盼以氫氣取代昂貴進口燃料,日本大力部署氫能網 |
作者 EnergyTrend|發布日期 2018 年 04 月 11 日 7:45 | 分類 太陽能 , 會員專區 , 能源科技 | edit |
對四面環海與無天然氣、石油出產的國家來說,進口燃料除了費用高昂因素,還會受到國際價格影響,因此隨著各式再生能源技術攀升,不少國家將目標轉向綠能,其中日本更希望未來氫氣可逐漸取代天然氣與石油,並用氫氣帶動所有產業。
丹麥科技大學新一代熱裂解生質能技術,打造潔淨綠能燃料 |
作者 EnergyTrend|發布日期 2018 年 04 月 02 日 14:52 | 分類 尖端科技 , 會員專區 , 能源科技 | edit |
隨著氣候變遷日益嚴重,各國皆努力找出化石燃料替代品,為地球盡一分心力,但目前化石燃料仍然是世界主要燃料,其占歐洲運輸碳排量約 20%,美國則是 26%,如要進一步將排碳量降低,除了發展節能汽車,還得找出綠能且轉換效率高的替代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