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掀起貿易戰後,2018 年迄今已有 20 個中國汽車品牌進駐泰國,中國相關汽車零部件商跟進赴泰設廠暴增 3.4 倍,挾著技術與價格優勢,構建電動汽車獨立產業鏈,已嚴重衝擊當地日本車廠與泰國企業。 繼續閱讀..
中國電動車產業鏈大舉進駐泰國,衝擊本土企業 |
作者 中央社|發布日期 2025 年 05 月 20 日 14:05 | 分類 國際貿易 , 汽車科技 , 零組件 |
歐日系 IDM 與中系晶圓廠合作轉積極,搶占 China for China 商機 |
作者 TechNews|發布日期 2025 年 01 月 08 日 14:27 | 分類 中國觀察 , 半導體 , 國際貿易 | edit |
TrendForce 最新研究,因應地緣政治情勢,中國憑龐大市場驅動 China for China 供應鏈成形,汽車產業尤其明顯。中國政府鼓勵本國車企今年提高國產晶片使用率至 25%,也鼓勵外商本土化生產,促使主要車用晶片商 STMicroelectronics、英飛凌、恩智浦與瑞薩電子等近年積極與中芯國際、華虹半導體等中系晶圓廠洽談合作,有助中系晶圓廠加速多元平台開發。 繼續閱讀..
中國汽車品牌向海外市場擴張分析 |
作者 TrendForce 集邦科技|發布日期 2023 年 07 月 06 日 7:30 | 分類 中國觀察 , 國際貿易 , 會員專區 | edit |
中國致力將自主品牌車輛輸向海外,原因包括中國內需市場趨飽和、成長有限,且中國新能源車市場雖然持續成長,但滲透率攀高後成長率也趨緩,加上新能源車品牌眾多,只供應中國市場很難達規模化生產,國家補助退場後,若產量無法提高,將承受高成本出現生存問題。目前燃油車仍為出口大宗,主要輸出地以俄羅斯、南美洲、中東國家為主,新能源車輸往西歐。 繼續閱讀..
引擎下的變革,看碳化矽如何重塑汽車供應鏈 |
作者 TrendForce 集邦科技|發布日期 2023 年 06 月 28 日 16:00 | 分類 半導體 , 會員專區 , 汽車科技 | edit |
全球汽車產業正將數十億美元計的資金投入 SiC 這項極具潛力的材料,希冀其能成為汽車動力系統變革的關鍵。而此一趨勢也正快速地改變從元件段至模組段的供應鏈面貌。
電動車 800V SiC 高壓平台發展動態 |
作者 TrendForce 集邦科技|發布日期 2022 年 11 月 01 日 7:30 | 分類 技術分析 , 會員專區 , 汽車科技 | edit |
800V 高壓快充方案已成為電動車製造商解決充電焦慮與續航焦慮的主流選擇,SiC MOSFET 憑耐高溫、高壓等物理特性,800V 電驅系統主逆變器完全取代 Si IGBT。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