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了大氣層保護的星球會發生什麼事?就像火星這樣,被隕石轟炸的頻率相當驚人。新研究表明,來自太空的流星體撞擊火星頻率比先前估計還高 2~10 倍,每年都有數百顆籃球大小的隕石撞擊火星,並留下或大或小撞擊坑。 繼續閱讀..
火星隕石雨!研究:幾乎每天都有籃球大小的隕石撞上火星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4 年 08 月 20 日 17:55 | 分類 天文 , 航太科技 |
火星隕石雨!研究:幾乎每天都有籃球大小的隕石撞上火星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4 年 08 月 20 日 17:55 | 分類 天文 , 航太科技 | edit |
少了大氣層保護的星球會發生什麼事?就像火星這樣,被隕石轟炸的頻率相當驚人。新研究表明,來自太空的流星體撞擊火星頻率比先前估計還高 2~10 倍,每年都有數百顆籃球大小的隕石撞擊火星,並留下或大或小撞擊坑。 繼續閱讀..
火星內部好混亂,穿越火星的地震波重新解釋核心被未知熔岩層覆蓋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3 年 10 月 26 日 12:15 | 分類 天文 , 航太科技 | edit |
利用洞察號收集從火星另一端傳來的地震波數據,科學家重新解剖火星內部結構,發現該行星核心事實上被一未知熔融岩層包裹著,從而影響之前計算的火星核心大小與組成。 繼續閱讀..
火星大地震非隕石引發,科學家訝異揭震源來自內部斷層 |
作者 中央社|發布日期 2023 年 10 月 20 日 10:15 | 分類 天文 | edit |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的洞察號(InSight)著陸探測器,2022 年 5 月 4 日偵測到其所偵測到的火星最大地震。這起規模 4.7 的地震以地球標準而言不算大,對火星來說卻很強烈。 繼續閱讀..
火星自轉速度微妙變快,每年加速 4 毫角秒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3 年 08 月 09 日 12:12 | 分類 天文 , 航太科技 | edit |
原本火星一天比地球一天長約 37 分鐘,但兩顆行星時間差距似乎正在縮短。NASA 洞察號著陸器數據最新分析顯示,火星白天越來越短,而科學家不確定原因。 繼續閱讀..
科學家確定火星地殼厚度和密度 |
作者 台北 天文館|發布日期 2023 年 05 月 30 日 8:20 | 分類 天文 | edit |
美國 NASA 火星洞察號任務的最後一年,強烈地震使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確定火星地殼的全球厚度和密度。平均而言,火星地殼厚度比地球或月球更厚。 繼續閱讀..
洞察號捕捉震波穿越火星液態鐵核,20% 由輕元素組成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3 年 04 月 25 日 14:57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航太科技 | edit |
科學家首次觀察到穿越火星核心的地震波,並證實模型對核心成分的預測,它不僅是個鐵球,還有約五分之一質量由大量硫、氧等輕元素組成,比地球核心比例還多,這或許能說明為為何地球最終如此活躍、火星卻缺乏生命。 繼續閱讀..
洞察號火星著陸器失去動力,不再回應 NASA 呼叫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2 年 12 月 21 日 12:40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航太科技 | edit |
洞察號可能是最後一次發回火星照片。NASA 表示,洞察號火星著陸器自 12 月 18 日起不再回應來自地球的通訊,大概率已因太陽能電池板積滿灰塵、無法再供電而失去動力。 繼續閱讀..
洞察號觀測到驚人的流星撞擊火星事件 |
作者 台北 天文館|發布日期 2022 年 11 月 01 日 8:45 | 分類 天文 | edit |
NASA 洞察號火星探測器(InSight)2021 年 12 月 24 日觀測到一次 4 級地震,科學家後來才知道此次地震是因流星撞擊引起,且是 NASA 探測火星以來記錄到最大撞擊。這顆流星在近火星赤道處撞出巨石大小冰塊,由於冰是未來火星活動的重要資源,可當飲用水、農業和火箭推進劑等水源,但之前從未在火星赤道附近發現過冰,意義更顯深遠。 繼續閱讀..
洞察號捕捉流星體撞火星碎裂聲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2 年 09 月 20 日 17:40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航太科技 | edit |
駐紮在寂靜火星上的 NASA 洞察號能聽見最細微的聲音,比如過去 2 年「聽見」4 塊太空岩石撞擊火星時的振動,首次從撞擊中同時接收到地震波與聲波。NASA 也釋出流星體撞擊火星地表後碎裂的聲音,有趣的是不像尋常爆炸聲,反而像落水的可愛啵啵聲。 繼續閱讀..
灰塵堆積太嚴重,洞察號任務開始倒計時,NASA:今年底就會退役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2 年 05 月 18 日 15:06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航太科技 | edit |
帶來不少火星震研究成果的洞察號火星著陸器,任務已開始倒計時。隨著太陽能電池板積聚大量灰塵減少電力供應,NASA 表示洞察號只能再運行幾個月,將在今年夏季結束任務前盡可能收集更多科學數據。 繼續閱讀..
來自核心另一側,洞察號探測到距離最遠且最強大火星震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2 年 04 月 27 日 11:40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航太科技 | edit |
自洞察號抵達火星並開始監聽火星心跳聲後,科學家已收集到不少火星震事件,然而最新宣布的 2 次火星震有些特別,不僅是迄今為止最強大的火星震、還是目前已知距離最遠的事件,位於火星另一端。 繼續閱讀..
整個夏天都在工作的洞察號,監測到迄今最大火星震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1 年 09 月 23 日 18:37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航太科技 | edit |
一場在高風險天氣條件下命令地震儀保持開啟狀態的豪賭,讓 NASA 洞察號捕捉到迄今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火星震。9 月 18 日,NASA 慶祝洞察號在火星上迎來著陸的第 1,000 個火星日,並宣布於 8 月 25 日測量到迄今最大的火星震之一,震度約 4.2 級,時間持續近 1.5 小時。 繼續閱讀..
分析洞察號火星震數據,科學家終於畫出火星內部分層結構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1 年 07 月 26 日 19:08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航太科技 | edit |
透過監測火星震,NASA 洞察號能比以往更準確測量火星地殼、地函與地核的厚度及組成,根據最近刊登於《科學》(Science)期刊的 3 篇新論文報告,科學家首次繪製了火星從地殼到地核的完整視圖——看起來與地球內部完全不同。 繼續閱讀..
洞察號探測器探測到兩個較大的火星地震 |
作者 台北 天文館|發布日期 2021 年 04 月 12 日 9:00 | 分類 天文 | edit |
美國 NASA 的洞察號火星探測器探測到兩次强烈而清晰的地震,震央位於火星的 Cerberus Fossae,這次任務稍早,也曾在這個地方探測到兩次强烈地震。新地震規模為 3.3 和 3.1;先前的地震規模為 3.6 級和 3.5 級。洞察號迄今記錄了 500 多次地震,這 4 次地震記錄由於訊號清晰,是目前為止最佳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