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素不夠,後期修圖來湊?網路上關於低畫素修圖的問題,發問的人很多,而且從 PS 技巧到各類修圖 App 教學多到眼花繚亂,重點是效果不知道會怎麼樣。
Tag Archives: AI

三星推出可遠端調校 5G 基地台的無人機 AI 系統,維修作業從數小時縮短成 15 分鐘 |
作者 Evan|發布日期 2020 年 06 月 24 日 8:15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Samsung , 尖端科技 |
顧名思義,蜂巢式基地台(Cellular Tower)會搭建在遠高於地面的地方,以協助無線訊號能到達盡可能遠的地方,這些基地台通常需要專業攀爬的維修人員來進行網路安裝和調校的工作。週一三星(Samsung)推出一款專門用來進行基地台天線調整的無人機(Drone-based)AI 人工智慧解決方案,從今以後,傳統危險的基地台攀爬之舉將被安全方便的智慧型手機控制飛行與驗證程序所取代,而且時間上也從過去長達數小時的時間縮短到只需 15 分鐘。 繼續閱讀..
國研院國網中心整合 IBM Cloud Pak for Data,加速台灣人工智慧生態系的發展 |
作者 TechNews|發布日期 2020 年 06 月 23 日 12:0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雲端 |
為了因應大數據與人工智慧的全球浪潮,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國研院國網中心, NCHC)在國家政策的指導下,著手建立可供產官學研各界使用的 AI 超級電腦,由基礎的 IaaS 運算能力開始,支持台灣人工智慧生態系的發展。台灣杉二號已於 2019 年正式上線,而在後續的擴充計畫中,強化 AI 研發所需的工具與環境,在 PaaS 層面協助開發者更快速導入專案,則是第二階段『臺灣 AI 雲』的重要目標。

為了更好應對失序環境,神經網路現在也要學物理了 |
作者 Nana Ho|發布日期 2020 年 06 月 23 日 11:5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會員專區 |
過去幾年間,深度學習的進步已帶來許多嶄新的 AI 應用,但其中仍有許多侷限存在,為了推動相關技術發展,科學家打算更進一步讓人工神經網路向人類看齊:學習物理。 繼續閱讀..
AI 新創 Deep01 獲兩千萬訂單與八千萬投資,疫情中逆勢成長 |
作者 TechNews|發布日期 2020 年 06 月 22 日 10:0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市場動態 , 新創 |
AI 新創 Deep01 致力於研發腦出血偵測系統,不僅是亞太地區首家以深度學習技術獲得美國 FDA 認證的公司,最近更傳來好消息,首張訂單即超過兩千萬台幣,實現 AI 醫療落地。此外,Deep01 此次Pre-A 輪募資獲得近八千萬台幣資金,領投方來自全球前三大消費性電腦公司華碩(ASUS),跟投方則有工研院及資策會共同成立的數位經濟基金、比翼加速器等。儘管肺炎疫情衝擊醫療體系與市場,Deep01 仍於疫情中逆勢成長。
矽谷超夯臉部辨識 AI,竟對種族歧視更嚴重 |
作者 遠見雜誌|發布日期 2020 年 06 月 21 日 12:0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軟體、系統 |
假設有一天,台灣桃園機場開始啟用臉部辨識 AI,來過濾境外移入的疑似病例,除了輸入武漢肺炎(新冠肺炎,COVID-19)症狀外,由於過往染病的多是年長者,AI 從舊資料來判斷,索性就針對年長的旅客仔細監控,其他族群旅客就放水。這樣的差別待遇,你能接受嗎?

歹徒末日!研究人員能將簡單的素描轉換成逼真的人像照 |
作者 Evan|發布日期 2020 年 06 月 19 日 8:45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會員專區 |
研究人員找到能將簡單線條畫轉換成逼真大頭照的方法。北京中國科學院(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簡稱中科院)研究團隊開發的 DeepFaceDrawing,利用 AI 人工智慧「幫助未經訓練的使用者將粗糙甚至不完整的手繪素描轉換成高品質人像照」。 繼續閱讀..
LinkedIn 指 AI 職位招聘在疫情時有放緩趨勢 |
作者 Unwire Pro|發布日期 2020 年 06 月 18 日 7:3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人力資源 , 職場 |
武漢肺炎疫情對科技企業的影響雖然沒有旅遊、零售和餐飲業那麼嚴重,不過即使擁有最新科技專長,也難逃目前大環境轉差的局面,無論職位空缺和求職者數都減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