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者不加入就賺不到錢?全家、星巴克、小吃店紛紛搶上外送平台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9 年 12 月 22 日 0:00 | 分類 人力資源 , 共享經濟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業者不加入就賺不到錢?全家、星巴克、小吃店紛紛搶上外送平台


2019 年來到尾聲,今年餐飲業的大事,是外送平台蓬勃發展。除麥當勞、星巴克等連鎖餐飲業者和街邊小吃統統上架外送平台外,全家與各大百貨通路也展開與外送平台的合作。有了外送平台這個因素,明年的餐飲業會如何變化?難道不跟進就真的賺不到錢嗎?

今年以來,對餐飲業最大的衝擊,莫過於外送平台席捲全台,包括各級學校、商辦大樓和社區住家,隨處可見外送員的身影,尤其每到中午,北一女前幾乎是滿滿 Foodpanda、Uber Eats 和 Deliveroo 的外送員。11 月底,台北市政府甚至為此劃設 16 個臨時停車格,提供外送員 15 分鐘的臨停空間。

打開外送 App,中式、日式、美式、泰式等美食眼花撩亂,不只能下單鼎泰豐、麥當勞、瓦城等連鎖品牌,還有許多單一品牌店家,等著饕客來挖寶。根據 Deliveroo 數據顯示,目前在平台上的業者,以雙北地區來說,連鎖業者占比 40%,一般小吃則為 60%。

事實上,外送平台已為台灣餐飲業帶來天翻地覆的變化。智慧餐飲科技公司 iCHEF 內部統計,去年 1 月,外送在餐飲的營收僅占 5%,截至今年 7 月,已攀升至 30%,足足成長 6 倍,交易筆數更成長 8 倍。驚人的成長,難免令人好奇,是不是不加入外送平台就賺不到錢?業者又該如何看待接下來的變化?

「對餐飲業來說,未來是多通路時代,」iCHEF共同創辦人程開佑點出關鍵。

▲ iCHEF 共同創辦人程開佑。(Source:iCHEF 餐廳幫

細看台灣餐飲業的發展,從早期許多的攤販,接著慢慢進入店面,然後是某些品牌在超商販售;近年來,愈來愈多品牌選擇與百貨合作,年初微風南山開幕時,便將餐飲比率拉高至 40%;今年,則輪到外送平台大爆發。

12 月初,星巴克宣布在 Foodpanda、Uber Eats 上架,開放全台 50 間門市外送咖啡與輕食甜點。星巴克在百貨有門市,也在超商推出咖啡飲品,如今進入外送平台,便是通路不斷變化的結果。

▲ 星巴克於 12 月初在外送平台 Foodpanda 和 Uber Eats 上架。(Source:星巴克咖啡同好會(Starbucks Coffee)

對餐飲業者來說,消費者在哪裡,他們就得跟到哪裡。但通路改變,會影響業者的成本和獲利結構,若外送在營收的占比持續升高,考慮到平台抽成問題,業者勢必會調整產品規劃和人力配置。程開佑便預估,未來餐飲業的實體空間會愈來愈小。

至於百貨、超商部分,隨著外送平台蓬勃,會減低人們出門的慾望,而百貨多為目的型消費,美食街首當其衝,「Netflix、MOMO 加上外送平台,會讓人只想待在家,」程開佑說。

但各家百貨也很聰明,立即跳出來與外送平台洽談合作。近日,Foodpanda 便推出百貨美食節的行銷活動。

誠品生活通路發展事業群經理陳儀芳透露,誠品敦南自今年 5 月和外送平台合作後,業績平均增加 2 成,一方面是看到外送風潮興起,另一方面也想擴大誠品的服務範圍,目前包括敦南、信義、南西和松菸誠品,都已與外送平台合作。

國內 4 大超商,儘管全家已在 9 月率先上架 Uber Eats,但超商業者多表示,目前外送對鮮食業績尚無明顯影響。萊爾富指出,Foodpanda 進駐台灣已超過 6 年,以現階段而言,超商未有品項明顯受到衝擊,不過,未來不排除與外送平台合作的可能。

▲ 外送平台 Foodpanda。

商研院經營模式創新研究所副所長李世珍則認為,外送平台多少仍對超商業績有影響,「人的一天就三、四餐,多了外送選擇,難免會壓縮到進食空間,」李世珍強調,相較一般餐飲業者,超商的優勢在於創新步伐快,能按季節開發聯名商品、不同的飲料組合。餐飲業者改版一次菜單,要耗費不少成本,未必能跟上超商的機動性。

展望 2020 年,對餐飲業者,或百貨、超商等通路來說,外送平台已成為主流,對產業的衝擊勢必更為明顯。以前有小吃業者基於成本考量,不願意上架外送平台,週間卻眼巴巴看著隔壁商店外送生意興隆,最後只好被迫加入平台,這就是典型的「打不過就加入」的策略,與其沒生意可做,還不如合作一起賺錢。服務 7,000 家餐廳的 iCHEF 也看到這股外送熱,攜手快一點、Lalamove 等合作夥伴,共同推出「iCHEF 線上接單平台」,支援內用、外帶、外送等服務。

▲ iCHEF 攜手合作夥伴,全新線上接單服務上線,左起為快一點共同創辦人黃柏齊、iCHEF 共同創辦人程開佑以及 Lalamove 行銷經理賴根汎。(Source:科技新報)

儘管如此,外送平台也有自己的課題要面對,各平台目前仍以搶市占率為首要目標,尚未獲利。且網路上已有消費者開始抱怨,平台的補貼似乎愈來愈少。一旦各平台停止免運費,還有多少消費者埋單?值得觀察。

(本文由 遠見雜誌 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