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天文

洞察號儀器「鼴鼠」宣告任務結束,停止開挖火星表面

作者 |發布日期 2021 年 01 月 18 日 12:54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航太科技

為了研究火星深層內部結構,NASA 洞察號(InSight)探測器於 2018 年 11 月順利著陸火星地表,主要科學儀器之一熱傳感物理特性箱(HP3)開始執行挖洞任務。然而意外來得措手不及,探頭沒多久就「碰壁」無法繼續向下挖,2 年過去了,NASA 試了各種方法,終於還是宣布火星表層開挖任務失敗。 繼續閱讀..

等了 10 年,史上最強大火箭未能通過最關鍵引擎熱火測試

作者 |發布日期 2021 年 01 月 18 日 8:11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航太科技

只要再向前一步,NASA 打造了 10 年的太空發射系統(SLS)火箭就終於準備在年底執行新一代登月任務了,火箭核心推進器卻在今天的最終熱火試驗中宣告失敗。原預計要點火長達 8 分鐘的引擎,最終只點燃了 1 分多鐘就停下,外界不免悲觀預測,登月任務或許又要延後了。 繼續閱讀..

發現最遙遠的類星體與最古老超大質量黑洞,形成於大爆炸後 6.7 億年

作者 |發布日期 2021 年 01 月 15 日 19:30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自然科學

宇宙從誕生到發出第一束光歷經了數百萬年時間,接著恆星開始形成、聚集成星系,然後星系氣體與塵埃圍繞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旋轉,形成整個宇宙中最明亮的物體:類星體。最近,天文學家再觀測到當今距離最遙遠的類星體與最古老的黑洞,形成於大爆炸後僅 6.7 億年,打破了 3 年前的最遠類星體紀錄。 繼續閱讀..

宇宙中星系總數不到 2 兆個,新分析表明比過去估計值少一半以上

作者 |發布日期 2021 年 01 月 15 日 15:31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自然科學

想看清夜空中的星星,我們必須遠離城市光害,而相同道理也適用於觀測宇宙的探測器——太陽系內充滿反射陽光的塵埃,只有遠離太陽系中心,才能更了解宇宙原本有多暗。最近,一群科學家利用 NASA 新視野號(New Horizo​​ns)探測器來確定宇宙光學背景的亮度,發現宇宙星系上限量應該僅數千億個,而不是之前認為的高達 2 兆個。 繼續閱讀..

NASA 即將進行太空發射系統最終熱火試驗,點燃史上最強大火箭

作者 |發布日期 2021 年 01 月 14 日 12:47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航太科技

自農神 5 號(Saturn V)火箭退役後,近半世紀來再沒有火箭的運載能力能超越它——直到太空發射系統(Space Launch System,SLS)成形。這是即將於 2024 年帶著新一代太空人重返月球的重型運載火箭,NASA 歷經 10 年心血終於走到最後一步,準備在美東時間 1 月 16 日下午 5 點進行火箭核心助推器的熱火測試。 繼續閱讀..

白矮星光譜中藏有行星訊息

作者 |發布日期 2021 年 01 月 09 日 0:00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白矮星是低質量恆星燃燒完核心的氫所殘留下的碳氧核心,然而光譜觀測發現其大氣多是由氫和氦組成。此差異主要因其表面重力較大,產生分層效應(較重的元素沉澱較快)較明顯,比氦重的元素在很短時間(和冷卻時間相比)內就沉澱,使得大氣多是由氫和氦組成。大氣雖然佔白矮星質量不超過 1%,但是其透明度會影響其冷卻時間。 繼續閱讀..

化繁為簡,日本團隊想開發木製衛星減少太空垃圾製造量

作者 |發布日期 2021 年 01 月 06 日 9:07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航太科技

隨著小型衛星市場蓬勃發展,地球軌道上殘留的太空碎屑也越來越多,雖然這些殘骸在重新進入大氣層會燃燒,但同時也會產生微小的氧化鋁顆粒。為了讓衛星回收更加環保,日本團隊正在研發一種不需任何螺帽和螺絲的木製衛星,除了減少金屬垃圾量,木製燃燒也不會向大氣釋放有害物質。 繼續閱讀..

波多黎各通過撥款重建阿雷西博望遠鏡,希望保存國際級教育中心

作者 |發布日期 2021 年 01 月 05 日 16:17 | 分類 天文 , 科技政策

位於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電波望遠鏡(Arecibo Observatory)規模罕見,不過之前因為鋼纜斷裂加上高塔倒塌,讓修復極度困難,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也決定退役並準備拆除。不過波多黎各政府不打算放棄,最近撥款 800 萬美元希望修復望遠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