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科技教育

WHO 正式將電玩失調症列為新型心理疾病,醫學界憂引起恐慌

作者 |發布日期 2018 年 06 月 19 日 12:42 | 分類 會員專區 , 科技教育 , 醫療科技

世界衛生組織(WHO)18 日公布最新版的國際疾病分類標準 ICD-11,正式承認「電玩失調症」(Gaming disorder)為新型心理疾病。但要注意的是,全球超過 20 億人口都在玩電動,其中可能只有不到 1% 真正罹患電玩失調,有心理學家批評該診斷標準過於空泛,可能引起家長不必要的恐慌心態。 繼續閱讀..

美國聲稱找回技職教育,先向瑞士學習

作者 |發布日期 2018 年 06 月 15 日 12:59 | 分類 人力資源 , 會員專區 , 科技教育

在變革的時代,企業所需與求職者具備的技能差距,以及科學、技術、工程或數學(STEM)領域的大學和技術專業知識逐漸受重視,且是未來取得高薪工作的基礎技能,加上年輕人學貸沉重,或覺得自己不適合念大學的人輟學率增加情況下,使得政府與企業界重新思考職業學校的存在意義。瑞士技職教育體系一直是學習典範,而且培訓的人才不只是藍領工作。 繼續閱讀..

愛因斯坦旅行日記曝光,驚見種族歧視言論,稱中國小孩無神呆滯

作者 |發布日期 2018 年 06 月 14 日 11:28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科技教育

世上沒有永遠的祕密,儘管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為我們奠定了宇宙宏觀,但他不為人知的激烈偏見也隨著時間推移曝光了。在愛因斯坦 1922~1923 年間的海外旅行日記中,他以激烈言詞批評了亞洲人,比如稱中國小孩了無生趣又死氣沉沉、中國整體而言是一個類似牛群的國家。 繼續閱讀..

肇因生活方式改變?研究稱:1970 年代後年輕人智商逐年下降

作者 |發布日期 2018 年 06 月 13 日 18:42 | 分類 會員專區 , 科技教育 , 網路趣聞

人類自 20 世紀起智力測驗得分一直逐年提升,這現象稱為弗林效應,但最近一項新研究卻發現,年輕人的平均智商首次在近一世紀中降低了,扭轉弗林效應。科學家不敢斷定是什麼原因導致此一現象,但推測可能是生活方式改變,比如書籍閱讀時間減少。當然我們要注意,「智商」這名詞是很主觀的概念。 繼續閱讀..

不只是靈長類動物,新研究顯示蜜蜂也能理解「零」的概念

作者 |發布日期 2018 年 06 月 10 日 5:1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會員專區 , 科技教育

「零」,代表著什麼?乍聽之下,這似乎是一個非常愚蠢的問題,但其實在整個動物王國中,能夠回答出這個問題的物種並不多見,除了人類以外,過去只有在經過訓練的靈長類動物和部分鳥類身上見過,但最近澳洲和法國的最新研究顯示,有一種昆蟲或許也將加入這個零的俱樂部。 繼續閱讀..

你可能不清楚的經典科技發展史:智慧手機與 PDA 的糾葛

作者 |發布日期 2018 年 06 月 04 日 8:00 | 分類 手機 , 會員專區 , 科技史

今年初科技商展紛紛出現復古產品,有專注通話性能的復刻 Nokia 8110(香蕉機)手機,還有強調復古 PDA 定位的 Gemini 迷你電腦。對於熟悉智慧型手機的年輕人來說,很難想像只能打電話的手機吧;對於比較有年紀的人來說,可能會想說:「智慧手機分離成 PDA 與手機,莫非是時代逆流?」什麼,原來智慧手機是兩種產品的合體啊!到底什麼是 PDA?這次筆者就來講古,分享從 PDA 到智慧型手機的發展史吧。 繼續閱讀..

歷經科技史上著名反壟斷官司,微軟總裁想給祖克柏的一段建議

作者 |發布日期 2018 年 05 月 31 日 7:45 | 分類 Facebook , Microsoft , 社群

不論區塊鏈、人工智慧還是社群平台,當一種新科技發展到有改變世界的規模時,總會有許多問題、爭議緊跟在後,這一點在科技圈打滾多年的微軟總裁布拉德‧史密斯(Brad Smith)清楚得很。今年由科技媒體 Recode 舉辦的 Code 大會(Code Conference),除了回憶過去種種,同時也給了 Facebook 創辦人祖克柏不少建議。 繼續閱讀..

賈伯斯不是滑鼠發明者,但他確實將滑鼠帶入主流市場

作者 |發布日期 2018 年 05 月 27 日 10:00 | 分類 3C鍵盤滑鼠 , 名人談 , 會員專區

儘管觸控螢幕已經越來越普及,滑鼠對許多人來說仍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其實「滑鼠」這個概念早在 1967 年發明者 Douglas Engelbart 便申請了專利,直到 1983 年蘋果推出 Lisa 時才正式現身於市場。這麼長的時間內,滑鼠究竟去了哪裡? 繼續閱讀..

德團隊用全新 3D 掃描平台,為昆蟲製作數位標本

作者 |發布日期 2018 年 05 月 26 日 14:00 | 分類 3D列印 , 會員專區 , 科技教育

昆蟲標本通常都是利用針腳固定在平面上展示,但其實這些標本非常脆弱,除了會隨著時間進展逐漸老化,有時甚至會被一種叫做標本皮蠹(Anthrenus museorum)的昆蟲吃掉,隨著科技與時俱進,德國科學家近來找到另一種方式,讓昆蟲標本能夠長久的保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