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職場

AI 面試官故障當機,求職者分享「史上最雷面試」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5 月 22 日 8:3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人力資源 , 科技趣聞

越來越多企業採用人工智慧面試官篩選應聘者,不少求職者卻遭遇系統故障,最近一段記錄 AI 面試的影片曝光後引發熱議。求職者驚訝發現與機器人對談過程中出現反覆循環問題,甚至無法正常接收回答,面試結束後仍收到模板化拒絕郵件,引起大眾對面試流程去人性化的擔憂。 繼續閱讀..

職涯要走 AI 還是軟韌體工程師?人力銀行:這樣選薪資衝 8 萬元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5 月 21 日 10:4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人力資源 , 職場

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近日在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 2025)的專題演說中,正式宣布輝達海外總部將落腳台北士林北投,並持續招兵買馬,近期開出全球上千個職缺,其中在台灣釋出 94 個職缺,名列全球第二位,僅次於美國,顯示台灣科技島在全球供應鏈的重要性。

繼續閱讀..

AI 會取代你我的工作嗎?研究:職場變化更值得關注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5 月 20 日 14:45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人力資源 , 職場

在當前的職場環境中,人工智慧(AI)的影響正逐漸顯現,並引發了廣泛討論。Indeed 的首席執行長 Chris Hyams 在最近的工作場所創新峰會上指出,儘管 AI 不會完全取代人力,但它將顯著改變人們的工作方式。他提到,根據 Indeed 的勞動經濟學家的研究,沒有任何一個工作能夠被 AI 完全取代,因為 AI 無法執行該工作所需的所有技能。Hyams 強調,這並不意味著 AI 不會取代某些工人,而是說每一份工作都將面臨變革。事實上,約三分之二的工作中,50% 或以上的技能是當前生成式 AI 能夠相對良好地執行的。 繼續閱讀..

最新研究:AI 夠聰明,但為何搞不定我們的日常工作?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5 月 20 日 8:2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人力資源 , 職場

AI 的進步速度,幾乎讓人追不上。根據 AI 研究機構 METR(Model Evaluation & Threat Research)這家 AI 系統風險評估的非營利機構,所公布的最新研究,目前最先進的 AI 模型已經能完成長達一小時的任務,但冷靜想想,我們的工作生活有變輕鬆嗎?為什麼每天的信還是自己在回、會議還是得親自安排?AI 明明都能寫小說、畫畫、寫程式了,卻還沒辦法搞定我的日常工作,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繼續閱讀..

Meta 工程師分享四大策略,兩年薪水增加 30 萬美元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5 月 19 日 12:45 | 分類 Meta , 人力資源 , 職場

Meta「效率年」,資深軟體工程師 Krishna Ganeriwal 分享在這段不確定時期,如何用四個策略成功晉升並年薪從 20 萬美元升至 50 萬美元。2023 年 Meta 大規舉調整結構,裁減約萬名員工,管理層扁平化,一系列改革旨在提高經營效率。Ganeriwal 是 2021 年移民美國,攻讀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碩士學位,2023 年入職 Meta。 繼續閱讀..

「工作是我做,功勞被他搶」同事割韭菜,我該怎麼辦?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5 月 19 日 8:10 | 分類 人力資源 , 公司治理 , 職場

身為創業者,這些年我帶過不少團隊,看過無數職場上的神隊友,也目睹過太多「割韭菜型同事」:事情一發生就閃邊,成果一出現就搶頭香。你負責死線(deadline)前加班、壓力爆表,他上台開口就說:「我們團隊怎樣怎樣……」講得天花亂墜,最後主管只記得他,根本忘了你。

繼續閱讀..

寧拚三份工也不做正職!Z 世代為何瘋「微輪班」?最新調查揭真相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5 月 18 日 10:30 | 分類 人力資源 , 職場

生活成本不斷上升,薪資卻停滯不前,人們被迫延後退休,年輕一代更難晉升到更高階職位。不少 Z 世代選擇主動出擊,不僅選擇同時為多個雇主工作,更透過「微輪班」(Micro-Shifts),面對個人責任的同時,保持工作彈性。 繼續閱讀..

遠距工作催生創業潮,科技巨頭卻要員工重返辦公室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5 月 14 日 17:00 | 分類 人力資源 , 網路 , 職場

一項由香港大學、聖母大學、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和多倫多大學經濟學家共同進行的最新研究顯示,新冠疫情期間,遠距工作普及的公司,其員工創辦新創公司的比例顯著增加。這項研究為政策制定者和企業在制定遠距工作政策時,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依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