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 3D 列印要用一台很大的列印機的印象恐怕要改觀了。澳洲學者研發出一種拿在手上的 3D 生化列印筆(BioPen),可以用像「畫」的方式,在手術房中讓醫師直接在骨骼缺損的地方「塗」上幹細胞,讓它們自行生長,對病患來說復原的過程將加快,醫師治療方法的彈性也更大。 繼續閱讀..
Category Archives: 生物科技

從毛利人來自台灣的新聞談南島民族的遷徒史 |
作者 陳 瑞霖|發布日期 2013 年 12 月 26 日 9:08 | 分類 會員專區 , 生物科技 , 科技教育 |

打鼾太嚴重,不能開飛機? |
作者 藍 弋丰|發布日期 2013 年 12 月 14 日 10:45 | 分類 會員專區 , 醫療科技 |
打鼾嚴重嗎?打鼾嚴重的朋友,通常伴有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obstructive sleep apnea),也就是說睡覺時本來打鼾轟隆轟隆,因為呼吸道阻塞,突然間呼吸停止,再因為窒息而醒來猛然恢復呼吸,在不知情的人聽起來相當可怕。 繼續閱讀..

醫療科技數位化、病歷上雲端,背後有哪些安全風險? |
作者 T客邦|發布日期 2013 年 12 月 12 日 13:45 | 分類 會員專區 , 醫療科技 |
當數位科技越來越發達,很多傳統的醫療器材也邁向數位化。不過醫療器材攸關病患的生命安全,因此透過數位器材診斷結果的可信度,也就特別重要。不過由於這是專門的領域,因此關於數位醫療科技的討論也相對的少。最近由國際安全科學公司UL舉辦了一場醫療科技的講座,在講座中就提出了很多關於醫療科技的發展以及安全的問題。

23andMe 不停售,但不再提供疾病分析 |
作者 健康達人網|發布日期 2013 年 12 月 09 日 16:57 | 分類 會員專區 , 醫療科技 |
先前《科技新報》轉述 36kr 報導,Google、Milner、NEA 等所投資,由 Google 創辦人謝爾蓋‧布林的分居妻子安‧沃希基(Anne Wojcicki)擔任執行長的基因檢測新創公司 23andMe,受到美國 FDA 的嚴令限制,認為它的基因檢測產品屬於醫療領域,要受到 FDA 的監督與允許才能上市販售。 繼續閱讀..

口服奈米藥物研發成功 標靶治療更有效 |
作者 健康達人網|發布日期 2013 年 12 月 04 日 11:49 | 分類 會員專區 , 生物科技 |
將藥物製成奈米粒子,直接傳送到體內病灶區作用,能提高藥物治療精準度,避免殺敵三千、自損八百,傷害到其他正常組織的情形。但目前的奈米粒子藥物,都必須以注射的方式進入病患體內,此舉限制了藥物的效用,也降低患者使用藥物的意願。而來自麻省理工學院(MIT)和布萊根婦女醫院(BWH)研發出 一種新型奈米粒子,能以口服代替注射,並提升藥物效用。 繼續閱讀..

FDA勒令23andMe停止售賣基因檢測裝置:醫療設備,上市前必需接受監管 |
作者 36Kr|發布日期 2013 年 11 月 26 日 16:28 | 分類 會員專區 , 生物科技 |
科技帶來進步也帶來問題,如果恰跟食物或放醫療有關的話,也會讓 FDA 閒不住。此前 FDA 勒令初創公司 23andMe 於 11 月 22 日之前停止售賣其基因檢測裝置,甚至還寫了一封信說,既然 23andMe 提供的是醫療設備,那麼在上市之前就要接受 FDA 的監管。

3M 調查: 酒精太多又偏酸 漱口水使用不當反傷口腔 |
作者 呂 維振|發布日期 2013 年 11 月 06 日 17:45 | 分類 會員專區 , 醫療科技 |
漱口水可不能亂用,錯誤的使用方法對身體健康造成更大危害。一份調查顯示四成國人認為漱口水酒精濃度愈高愈有效,但事實上添加過多酒精會傷害口腔黏膜,口腔黏膜受損消失,接下來就有致癌可能。而忽略漱口水酸鹼值太低,反而會提高蛀牙的機率。 繼續閱讀..

偵測卡路里的腕帶 吃了什麼一覽無遺 |
作者 呂 維振|發布日期 2013 年 11 月 01 日 14:01 | 分類 會員專區 , 生物科技 , 穿戴式裝置 |
在蘋果的 iWatch 具體功能不明朗前,健康管理腕帶如 Nike 的 Fuelband 或 Jawbone UP 都有很高詢問度,它們也透過間接的方式預估人體攝取的卡路里。不過一款發展中的腕帶 AIRO 號稱可以直接偵測血管中的養分,就可換算出吃下多少熱量。 繼續閱讀..


免疫系統 9 個你不知道的事實 |
作者 呂 維振|發布日期 2013 年 10 月 31 日 14:31 | 分類 會員專區 , 醫療科技 |
你可能不知道,許多生病時令人討厭的症狀,其實是免疫系統而不是病菌造成的;人類史上第一劑疫苗,是從年輕的擠奶女工身上採集來的;而直到19世紀以前,人們都還以為是地水火風在影響人體的健康,聽起來好像是魔法與巫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