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環境科學

台北市忠孝東路「海綿」透水鋪面,北科大監測具排水減洪兼降溫 3°C

作者 |發布日期 2021 年 09 月 16 日 16:07 | 分類 會員專區 , 材料 , 環境科學

平凡不起眼的人行道路面,原來是都市排水減洪兼降溫的關鍵,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水環境研究中心和台北市政府合作,監測分析北科大周邊人行道的透水鋪面,發現暴雨時可提高吸收雨水的效果,烈日高溫時可降溫約 3°C,減少地表積水,並減緩熱島效應。

繼續閱讀..

50°C 夏天不是異常事件,未來極端高溫更常見

作者 |發布日期 2021 年 09 月 15 日 11:01 | 分類 會員專區 , 環境科學 , 自然科學

都快中秋了,最近雖然沒有初夏那麼悶熱,但酷熱暑氣仍未消,沒有一絲秋日涼意。許多研究已經預言,地球將愈來愈熱,未來一年有半年可能是夏季,氣候變化使熱浪持續時間更長、更極端、更頻繁,且高溫紀錄會持續打破。BBC 全球分析發現,自 1980 年代以來,每年溫度達 50°C 的酷熱天數增加一倍,現在是中東,下個不適宜人居的地方可能是歐洲最迷人的地中海一帶。 繼續閱讀..

減少畜牧業污染,科學家訓練小牛上廁所

作者 |發布日期 2021 年 09 月 14 日 13:25 | 分類 會員專區 , 環境科學 , 農業科技

畜牧業是溫室氣體排放禍首之一,但氣候變遷方面,與化石燃料業相比,畜牧業經常被忽視。最近調查發現,全球 5 家肉類和乳製品公司的排放量甚至超過石油公司。已有科學家想辦法減少畜牧業污染,新成就之一竟是訓練小乳牛上廁所,聲稱過程比訓練幼兒如廁還簡單。 繼續閱讀..

乾旱、洪水加劇,年底反聖嬰恐捲土重來

作者 |發布日期 2021 年 09 月 13 日 13:19 | 分類 會員專區 , 環境科學 , 自然科學

去年開始,全球氣候模式受反聖嬰 (La Niña) 影響,加上暖化助虐,乾旱、極端降雨等氣候災難頻傳。反聖嬰現象 4 個月前逐漸消失後,聯合國科學家估計,有四成機率可能會於 2021 年底前捲土重來,加劇世界部分地區乾旱,以及其他地區強降雨和洪水。 繼續閱讀..

北台灣嚴加防備!鄭明典:璨樹走一條「維持最大強度」的路線

作者 |發布日期 2021 年 09 月 12 日 12:17 | 分類 會員專區 , 環境科學 , 科技生活

今年第 14 號颱風璨樹(CHANTHU)暴風圈半徑籠罩全台,中央氣象局長鄭明典表示,璨樹沿著東部外海往北移動過程,路徑幾乎平行中央山脈,由於目前中心已經接近宜蘭外海,逐漸脫離中央山脈的屏障,因此颱風環流較容易進入陸地,北台灣須開始嚴加防備。

繼續閱讀..

用直升機倒掛犀牛運輸,2021 搞笑諾貝爾獎交通獎:對犀牛很安全

作者 |發布日期 2021 年 09 月 10 日 18:14 | 分類 會員專區 , 環境科學 , 科技趣聞

為了保護被盜獵者殺到瀕臨絕種的黑犀牛,動保組織會出奇不意將牠們運送到其他保護區,但你知道怎麼運輸犀牛嗎?牠們會被打麻藥、蒙上眼罩、用繩子綁住四肢倒掛在直升機下方帶飛。看起來很兩光,但不要小看這門學問,今年搞笑諾貝爾獎的交通獎得主就是進行相關實驗,指出這種運輸方法對犀牛身心理都很安全。 繼續閱讀..

冰島世界最大 CCS 工廠將落成,每年把 4,000 噸二氧化碳「變石頭」

作者 |發布日期 2021 年 09 月 09 日 12:05 | 分類 會員專區 , 環境科學 , 生態保育

冰島世界最大碳捕集與封存(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CCS)工廠將於下週三落成,預計每年可封存 4,000 噸二氧化碳,將相當於把 790 輛汽車的年碳排封入地底。未來工廠也將透過新興技術與地理優勢,成功把二氧化碳轉變成「石頭」,讓二氧化碳再也無法逃離地下。

繼續閱讀..

太陽能業者衝刺漁電共生,漸有實績貢獻

作者 |發布日期 2021 年 09 月 09 日 11:45 | 分類 太陽能 , 環境科學 , 能源科技

為達到國內 2025 年太陽能發電 20GW 的目標,漁電共生案場為政府推動的重點之一,養殖業者也有意願以增加銷售綠電做為第二收入,再加上有額外的躉購費率補貼,及中南部日照條件佳,漁電共生案場的投資案也日益增加,而國內太陽能業者包括聯合再生、元晶,安集、茂迪以及中美晶,也都將漁電共生案場視為努力爭取模組訂單的目標,也漸開出實績。 繼續閱讀..

《自然》:因應氣候危機,多數化石燃料都不該開採

作者 |發布日期 2021 年 09 月 09 日 11:35 | 分類 國際金融 , 環境科學 , 自然科學

獨立財經智庫《Carbon Tracker》週四(9 月 9 日)發表第五期石油和天然氣生產商投資風險年度分析報告指出,企業還沒有意識到國際能源署(IEA)研究所產生的重大影響:若想讓全球平均氣溫上升度數控制在不高於工業化前時期(攝氏)1.5 度水準,石油和天然氣生產就不該進行新的投資。

繼續閱讀..

三分之二供電來自水力,「世紀乾旱」讓巴西能源危機再起

作者 |發布日期 2021 年 09 月 07 日 11:00 | 分類 會員專區 , 環境科學 , 能源科技

當你覺得 2020 年已經很糟的時候,2021 年來了。今天夏天乾旱、野火、颶風、洪水等極端天氣肆虐,而巴西也正面臨「世紀乾旱」,該國三分之二供電仰賴水力發電,但在嚴重乾旱威脅下,危急供電與農業,更推升電價與農作物價格。

繼續閱讀..

全球暖化與冬季異常低溫矛盾?MIT 找到關鍵證據

作者 |發布日期 2021 年 09 月 03 日 12:46 | 分類 會員專區 , 環境科學 , 自然科學

極端氣候已侵門踏戶,全民皆知全球暖化為真,但這幾年北半球冬天卻經常出現異常寒冷天氣,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今年初宛如電影情節的德州冰風暴,這起事件又讓人們質疑,全球氣候模式到底是在變暖還是變冷。暖化一直存在爭議,反對暖化的人認為暖化是發展清潔能源的藉口,但《科學》期刊研究終於找到證據,科學家發現在亞洲與北美出現的冬季爆冷現象,確實與北極暖化有關。 繼續閱讀..

6,600 萬年歷史、史上最大三角龍化石將拍賣,估超過 4 千萬元

作者 |發布日期 2021 年 09 月 02 日 17:45 | 分類 會員專區 , 環境科學 , 自然科學

恐龍不分年紀大小擄獲許多人的心,從幾百塊錢的娃娃跟塑膠模型,到上千萬的化石都有市場,最近史上已知最大、最完整,具有 6,600 萬年歷史的巨型三角龍化石「大約翰(Big John)」,即將拍賣出售,估價落在 120 萬至 150 萬歐元,約台幣 3,936 萬到 4,921 萬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