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稱火星任務里程碑的計畫正式展開,美國太空總署 (NASA) 公布四名志願者名單,將進入 NASA 準備的模擬火星棲地待整整一年,以便觀察這些頂尖科學家或將來的太空人,能否應付生活在另一個星球的身心挑戰。 繼續閱讀..
378 天壓力測試,NASA 欽點四名志願者進入火星模擬棲地 |
作者 黃 嬿|發布日期 2023 年 06 月 28 日 14:46 | 分類 天文 , 環境科學 |
更深入探索天體的關鍵,NASA 柔性隔熱罩完成測試並回收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2 年 11 月 14 日 14:13 | 分類 航太科技 | edit |
為了執行更多元地外天體著陸任務,探測器也需要更先進的隔熱罩以保護珍貴有效載荷。NASA 近日完成 LOFTID 充氣減速器與隔熱罩的軌道測試且成功回收,這個價值 9,300 萬美元的設備可能會在未來的火星、金星、泰坦發射任務發揮關鍵作用。 繼續閱讀..
印度火星軌道探測器失去聯繫,8 年任務結束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2 年 10 月 04 日 12:48 | 分類 天文 , 航太科技 | edit |
在證明探測器也能用超低成本開發並圍繞火星運轉 8 年後,印度的火星軌道探測器現在與地面控制中心失去聯繫,推測是火星最近長達 7.5 小時的日食導致電量完全耗盡,搶救情況不樂觀,印度當局宣布任務結束。 繼續閱讀..
灰塵堆積太嚴重,洞察號任務開始倒計時,NASA:今年底就會退役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2 年 05 月 18 日 15:06 | 分類 天文 , 航太科技 | edit |
帶來不少火星震研究成果的洞察號火星著陸器,任務已開始倒計時。隨著太陽能電池板積聚大量灰塵減少電力供應,NASA 表示洞察號只能再運行幾個月,將在今年夏季結束任務前盡可能收集更多科學數據。 繼續閱讀..
切斷與俄羅斯聯繫,歐洲太空總署正式暫停合作 Exomars 火星任務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2 年 03 月 18 日 11:30 | 分類 天文 , 航太科技 | edit |
ExoMars 任務是歐洲太空總署與俄羅斯 Roscosmos 合作多年的火星探索計畫,原終於敲定今年 9 月發射著陸器與火星車,但隨著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歐洲太空總署正式宣布暫停與俄羅斯繼續合作,開始另尋機會發射探測器。 繼續閱讀..
機智號火星直升機第三次試飛,80 秒內來回飆了 100 公尺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1 年 04 月 26 日 12:20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航太科技 | edit |
繼第一次動力控制試飛、第二次轉向試飛後,機智號火星微型直升機於美東時間 4 月 25 日清晨展開了第三次提速試飛任務,這次飛得比之前都要更遠且更快,已超過在地球上測試的距離與速度,來到每秒約 2 公尺。 繼續閱讀..
火星探索技術里程碑加一,MOXIE 儀器首度在火星成功製氧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1 年 04 月 22 日 12:46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航太科技 | edit |
前幾天,機智號微型直升機在火星地表順利展開首飛、創下人類航太技術里程碑,但其實 NASA 這趟任務準備的實驗可不只一個。毅力號火星車身上 7 項科學儀器之一「火星氧氣 ISRU 實驗儀」(MOXIE),近日也成功在火星製備氧氣創下歷史性成就,為將來在地燃料補充設備打下基石。 繼續閱讀..
中國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進入環火軌道,成第 6 個探索火星的國家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1 年 02 月 11 日 13:20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航太科技 | edit |
加入火星探索的國家再添一。繼美國、蘇聯、歐洲太空總署、印度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之後,中國第一個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已於 2 月 10 日 21 時確認進入環火軌道,預計今年 5~6 月挑選合適時機著陸火星烏托邦平原,成為全球第 6 個開始探測火星的國家。 繼續閱讀..
2021 年重大天文任務一覽,韋伯望遠鏡、中國火星著陸探測器備受矚目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1 年 01 月 05 日 15:46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自然科學 | edit |
儘管 2020 年許多天文計畫受全球受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大流行有所延怠,仍亮出一些不錯成績,比如日本的隼鳥二號成功帶回小行星樣本、中國的嫦娥五號成功帶回新的月球土壤樣本等。新的一年,全球太空探索任務一樣引人矚目,以下是今年幾大計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