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逆風持續,韓國 SK 集團旗下的電動車電池子公司 SK On 宣布,由於客戶在美國、歐洲電動車銷量不如預期,連帶衝擊電動車電池生意,宣告身陷危機,將啟動降低成本和工作流程改善等一系列「緊急管理措施」。
客戶電動車銷量不如預期,韓電池廠 SK On 身陷危機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4 年 07 月 08 日 11:45 | 分類 能源科技 , 鋰電池 , 電動車 |
客戶電動車銷量不如預期,韓電池廠 SK On 身陷危機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4 年 07 月 08 日 11:45 | 分類 能源科技 , 鋰電池 , 電動車 | edit |
電動車逆風持續,韓國 SK 集團旗下的電動車電池子公司 SK On 宣布,由於客戶在美國、歐洲電動車銷量不如預期,連帶衝擊電動車電池生意,宣告身陷危機,將啟動降低成本和工作流程改善等一系列「緊急管理措施」。
能量密度每公升 900Wh,三星 SDI 宣布 2027 年量產全固態電池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4 年 03 月 07 日 16:00 | 分類 鋰電池 , 電動車 , 電池 | edit |
由於固態電池有著更高的能量密度與安全性,學界與各大廠商對固態電池的興趣持續。韓國電池大廠三星 SDI(Samsung SDI)6 日表示,將在 2027 年開始量產電動車用固態電池。
輝能桃科 GW 級電池廠啟用,大容量固態電池量產出貨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4 年 01 月 23 日 12:20 | 分類 能源科技 , 鋰電池 , 電力儲存 | edit |
台灣固態鋰陶瓷電池公司輝能科技(Prologium),在桃園觀音區的電池工廠正式開幕。輝能科技創辦人兼執行長楊思枬表示,桃科展示線除了顯示輝能在量產上可達到的新技術,也是未來法國敦克爾克超級工廠的重要基礎。
捎來好消息,輝能科技固態電池 2024 實際裝車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3 年 10 月 19 日 18:00 | 分類 能源科技 , 鋰電池 , 電力儲存 | edit |
台灣固態鋰電池公司輝能科技繼 2023 年 5 月宣布在法國設電池超級工廠,桃園觀音工廠今年下半年投產,今(19)也捎來好消息,預計明年固態電池就可以實際「上車」,法國超級工廠也預計明年就可動工。
鋰離子電池新電解質更長壽,10 分鐘內充電 80%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3 年 09 月 18 日 8:30 | 分類 能源科技 , 鋰電池 , 電力儲存 | edit |
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ORNL)的研究人員正在將電動車快充技術推向另一個極限,不僅可以在 10 分鐘內充電 80%,在 1,500 次充放電循環後,仍能維持良好的表現。
格斯科技 1GWh 中壢廠區正式啟用,滿載年產 600 萬顆電池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3 年 04 月 26 日 15:17 | 分類 能源科技 , 鋰電池 , 電力儲存 | edit |
主攻鈦酸鋰(LTO)及高鎳三元材料的格斯科技,今(26)日於中壢工業區舉辦中壢廠區啟用典禮,投資總金額高達新台幣 40 億元,產能滿載可年製造 600 萬顆電池,並創造 300 個就業機會。
續航里程增 20%,Mercedes-Benz EQG 2024 年將使用「矽陽極」電池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3 年 04 月 13 日 15:35 | 分類 能源科技 , 鋰電池 , 電力儲存 | edit |
儲電容量更高的鋰離子電池進化版「矽陽極電池」即將規模商業化?由特斯拉前工程師創立的電池材料新創 Sila Nanotechnologies 宣布,目前 Titan Silicon 陽極已經上市,即將應用在賓士的豪華越野 Mercedes-Benz G-Class,新電池有望增加 20% 續航里程,充電時間大幅縮短到 10 分鐘。
邁向國際舞台,格斯科技以「鈦酸鋰」電池芯技術闖出一片天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3 年 02 月 22 日 17:50 | 分類 會員專區 , 能源科技 , 鋰電池 | edit |
主攻鈦酸鋰與高鎳三元材料,本土鋰離子電池芯新星格斯科技在台打造第一座 GW 級電芯廠,預計工廠 4 月落成,展望未來,也期望台灣產能可以達到 5GWh。
貴為「白色石油」鋰礦,傳馬斯克擬收購加拿大礦商 Sigma Lithium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3 年 02 月 18 日 7:50 | 分類 會員專區 , 能源科技 , 鋰電池 | edit |
為了確保鋰離子電池供應鏈無虞,爭取愈來愈高貴的鋰礦,彭博社(Bloomberg)引述知情人士表示,電動車大廠特斯拉一直在考慮收購電池金屬礦商 Sigma Lithium。
未來電動車廢電池何處去,環保署:朝高值循環體系發展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3 年 02 月 16 日 11:15 | 分類 會員專區 , 能源科技 , 電力儲存 | edit |
電動車廢棄電池仍有用,二次鋰電池具低放電率、長壽命週期及具高能量密度與高效儲能的優勢,電動車與大型儲能設備均高度依賴鋰電池,以使用年限估計,預估 2025 年將陸續進入報廢期。環保署表示,電動車廢電池處理量足夠,並已納入淨零轉型關鍵戰略,且已規劃相關措施,爭取到國科會科技計畫,將朝高值循環體系發展。
十分鐘充飽 80%,新型鋰離子電池有助垂直起降電動飛機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3 年 02 月 15 日 8:35 | 分類 會員專區 , 能源科技 , 鋰電池 | edit |
Ionblox 的鋰離子電池跟傳統的不一樣,其陽極是由矽主導,電池能量密度可以高出 50%,10 分鐘即可充到 80%,可以應用在航太、電動車領域,現在也完成 3,200 萬美元的 B 輪融資。
廢棄電動車電池第二春,1,300 顆電池成 25MWh 儲能系統廠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3 年 02 月 08 日 12:00 | 分類 會員專區 , 能源科技 , 鋰電池 | edit |
多年後會有幾百萬台廢棄電動車待處理,其中的鋰離子電池組除了能回收加以利用、製成新電池,其實還有另一個方向,最近加州一座大型太陽能儲能混合系統,1300 顆電池就是來自於廢棄電動車。
BMW 與固態電池廠擴大合作,2 千萬美元買 Solid Power 專利技術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2 年 12 月 22 日 13:00 | 分類 會員專區 , 汽車科技 , 能源科技 | edit |
BMW 正擴大與固態電池商 Solid Power 的合作關係,未來 BMW 將在 2024 年 6 年前以 Solid Power 2,000 萬美元買下固態電池設計和製造相關知識,但必須要符合一些里程碑。
低溫也可正常運作,美推出 10 分鐘快充高密度電池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2 年 10 月 17 日 14:05 | 分類 會員專區 , 能源科技 , 鋰電池 | edit |
如果要讓電動車更加普及,廠商勢必得縮短電動車充電時間及增加續航里程,現在美國科學家研究突破,推出能讓電動車 10 分鐘左右快充的高密度電池。
本田與 LG Energy Solution 合作,在美國建置鋰離子電池產線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2 年 08 月 30 日 10:17 | 分類 會員專區 , 能源科技 , 鋰電池 | edit |
日媒指出,本田(Honda)將與南韓電池製造商 LG Energy Solution 攜手合作,將耗資幾十億美元在在美國建立電動車電池工廠,預計將於 2023 年動工,目標在 2025 年量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