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地球核心可能存在大量氦,新研究發現氦可在高溫高壓下與鐵結合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2 月 27 日 16:42 | 分類 天文 , 環境科學 , 自然科學

氦是惰性元素,即它幾乎不與任何物質發生化學反應或形成化合物,然而中央大學與日本東京大學、北海道大學團隊合作的新研究發現,氦在高溫高壓下可與熔融鐵反應形成數種穩定化合物。該結果或進一步提供地核內可能貯藏宇宙大爆炸後產生之氦-3(氦同位素)元素證據。 繼續閱讀..

科學家深入研究鐵過多如何傷害肝臟,並尋找治療之道

作者 |發布日期 2024 年 10 月 23 日 7:30 | 分類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鐵是人體健康所需的微量元素,攝取不足可能會導致貧血、疲勞、免疫力下降。因為鐵是生成紅血球的關鍵成分,也與細胞新陳代謝和 DNA 合成有關。但過量的鐵也會對健康造成危害。因為過多的鐵會誘發細胞產生有毒的「活性氧」(ROS)分子,至使脂質發生過氧化反應,進而破壞細胞膜並導致細胞死亡。因此,維持體內適當的鐵含量對人體健康至關重要。 繼續閱讀..

超級地球和亞海王星含水量或許比估計更多

作者 |發布日期 2024 年 08 月 29 日 8:30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研究系外行星團隊推論,與地球大小近似的超級地球,以及超過地球質量六倍的亞海王星,大部分水都藏在行星核心深處。四年前地球科學家模擬計算推論,地球大部分水都藏在內部,高達海洋 80 倍,故天文學家思考,系外行星大部分水是否也可能藏在內部。 繼續閱讀..

氣候異常,蔬果養分大幅滑落,科學家用「生物營養強化」因應

作者 |發布日期 2024 年 04 月 15 日 8:20 | 分類 環境科學 , 自然科學 , 農業科技

蔬菜及水果含豐富的礦物質及維生素,是維持人體健康運作必須成分,但德州大學科學家 2004 年研究發現,20 世紀中期後,許多蔬果營養成分都明顯下降,綠豆鈣含量減少四成,蘆筍維生素 A 幾乎減半,綠花椰菜含鐵量也變少。 繼續閱讀..

尋找宇宙初生恆星困難重重,但總算找到線索

作者 |發布日期 2022 年 10 月 09 日 0:00 | 分類 天文

初生恆星預估約宇宙 1 億歲時誕生,還不到現在宇宙年 1%。第一代恆星天文物理學也稱為恆星族 III(按:依金屬豐度比例分類,恆星族 I 如太陽;恆星族 II 常見於球狀星團老恆星,金屬含量豐度較少;恆星族 III 則除氫和氦外,其他金屬豐度更低)。天文物理理論認為,第一代恆星形成時的大質量,導致恆星生命週期走到超新星爆炸時,炸出來的元素會散布星際空間。然幾十年天文學家孜孜不倦搜索,還是沒找到初生恆星存在的直接證據。

繼續閱讀..

適度飲酒也有害,研究:一週三杯啤酒恐致腦損傷

作者 |發布日期 2022 年 07 月 18 日 10:35 | 分類 會員專區 ,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酒精絕不是健康食品,但最近愈來愈多研究幫適度飲酒找有力證據,認為專家建議標準內適度飲酒,可能降低多種疾病風險。然而飲酒可能不利認知能力發展,一項大型觀察性研究發現,每週只要喝三罐啤酒,大腦積累的鐵標誌物增加,可能導致認知能力下降。 繼續閱讀..

歐美與俄羅斯爭搶烏克蘭,恐為掠奪自然資源

作者 |發布日期 2022 年 02 月 25 日 10:57 | 分類 國際觀察 , 會員專區 , 材料、設備

歐美與俄羅斯為何要爭搶烏克蘭?拋開所有戰略地位不談,對俄羅斯和西方來說,其實烏克蘭是未觸及、未開發的自然資源熱點,誰能在烏克蘭立足,代表握有能源安全與強大的經濟驅動力,在資源短缺與能源轉型趨勢下,烏克蘭戰爭其實更是一場資源掠奪大戰。 繼續閱讀..

穩定性、成本效益比更佳,印度研發世界第一個鐵離子電池

作者 |發布日期 2019 年 08 月 16 日 14:09 | 分類 會員專區 , 能源科技 , 電力儲存

鋰離子電池是目前最常見的電池之一,舉凡智慧手機、筆電與電動車,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但鋰在地殼含量著實不多,若是能換個常見的金屬就好了。最近印度科學家就研發出鐵離子蓄電池,聲稱比鋰電池更穩定、更便宜,競爭力可期。

繼續閱讀..

星際空間的鐵消失去哪了?研究:就在我們眼前,只是換了張臉

作者 |發布日期 2019 年 07 月 16 日 15:14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航太科技

鐵是宇宙豐度排名第六的元素,僅次於氫、碳、氧等輕元素,然而過去天文學家卻發現宇宙中鐵含量極低,匪夷所思。現在新研究表明,宇宙真的不缺鐵,只是它們太擅長玩躲貓貓了──跑去和其他元素結合成更複雜的分子,難怪科學家始終找不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