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突破:用電磁波也能偵測惡意軟體,精確度高達 99.82% |
作者 Evan|發布日期 2022 年 01 月 12 日 8:0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網路 , 資訊安全 |
Tag Archives: 電磁波
小心不肖廠商,「防 5G」手環、項鍊竟測出游離輻射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1 年 12 月 18 日 16:20 | 分類 5G , 科技教育 , 科技生活 |
有關的 5G 不實謠言千奇百怪,包括可能會致癌、甚至跟 COVID-19 牽扯上,但這些不實資訊足以讓部分民眾恐慌並排斥 5G 基地台,也有不肖廠商想趁機賺一波。像是最近荷蘭核子安全及輻射保護局(ANVS)報告指出,市面上有十多款睡眠眼罩、手環和項鍊等產品,都含有放射性物質,會持續發出電離輻射(遊離輻射),其中還有兒童用手環。
中正大學團隊 3 項電磁波增強新技術,低成本解決 5G 基站最大問題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1 年 10 月 27 日 15:21 | 分類 尖端科技 , 材料 |
在 5G/B5G 通訊大眾化之前,5G 基站尚有諸多問題待解決,比如高頻訊號衰退更快、死角更多等。由中正大學通訊工程學系張盛富教授領導的團隊,最近成功研發一套電磁波效能增強技術,透過反射、透射、繞射等方式消除通訊盲區,能以極低成本幫助 5G 基站達到最佳覆蓋率。 繼續閱讀..
光學干涉法解析出不可能看到的星斑 |
作者 台北 天文館|發布日期 2021 年 07 月 08 日 8:30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星斑是恆星表面上溫度比周圍低的區域,而溫度會影響亮度。大部分的恆星視直徑都太小了,難以解析出個別星斑,只能看到恆星因為星斑而產生的亮度變化。 繼續閱讀..
逾 9 千元的「反 5G 量子裝置」,到底是怎樣的智商稅? |
作者 愛范兒|發布日期 2020 年 06 月 17 日 15:30 | 分類 網路 , 網路趣聞 |
全球的 5G 商用化已經落地近一年,但反 5G 鬥士們依舊沒有停止他們的抗議和抨擊運動,像是「5G 會影響健康」的說法仍然會見諸報端,「高頻電磁波會增加致癌風險」的觀點更是屢見不鮮。 繼續閱讀..
誤信「病毒靠電磁波傳播」英國 5G 基地台遭縱火,逼得官方出面闢謠 |
作者 雷鋒網|發布日期 2020 年 04 月 07 日 11:20 | 分類 網路 , 網通設備 |
近日,英國有 3 座行動基地台發生火災,據外媒報導,火災是人為造成,有部分民眾認為搗毀 5G 基地台可抗疫,對基地台縱火。 繼續閱讀..
模仿天然電磁場驅蚊,電子手環防範登革熱 |
作者 Unwire HK|發布日期 2018 年 08 月 29 日 13:30 | 分類 生物科技 , 穿戴式裝置 |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資料,全球有過半人口受瘧疾威脅,而蚊子正是傳播瘧疾的主要途徑。近期出現的登革熱,同樣是由蚊子叮咬引起。如果社區沒有做好滅蚊驅蚊工作,市民需要靠自己驅蚊,有人會利用防蚊液或防蚊貼,不過效期有限,且內含化學物質,對人和環境可能有不良影響。 繼續閱讀..

兩星一家親?卡西尼號揭露土星與土衛二之間的奇怪交流聲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18 年 07 月 12 日 16:25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自然科學 |
你聽過土星的聲音嗎?卡西尼號最後幾個月的數據研究最近又出爐了些,科學家首次聽到土星與土衛二恩賽勒達斯(Enceladus)互相交流的「聲音」──沿著磁場線相互傳播的等離子波,經科學家轉譯為聲波,聽起來有如寒風刮過空無一人雪地的呼嘯聲。 繼續閱讀..

單靠一款App,就能偵測潛在的手機電磁輻射威脅:Quanta Monitor |
作者 TechNews|發布日期 2018 年 04 月 03 日 11:38 | 分類 手機 |
你知道頭部和身體會吸收來自你手機的電磁輻射嗎?根據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11 年的研究指出,接觸這類射頻的能量(radio frequency energy)具有致癌可能性。尤其是年輕人、發育中孩童,由於他們當中很多人越來越沉迷於社群媒體和遊戲,因此成為手機輻射潛在傷害的高風險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