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尖端科技

宇宙成了有錢人新競技場!貝佐斯成功飛上太空,藍源航班已進帳 1 億美元

作者 |發布日期 2021 年 08 月 01 日 9:00 | 分類 尖端科技 , 科技趣聞 , 航太科技

世界首富貝佐斯完成夢想,順利登上外太空,夢想在未來為太空產業打造基礎設施,加速太空產業的飛輪;但貝佐斯在地球上的事業,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阿波羅太空船登月周年紀念日那天,太空旅行跨出一小步,卻是幾個富豪的一大步。 繼續閱讀..

由氣球升空的 SuperBIT:與哈伯匹敵的低成本太空望遠鏡

作者 |發布日期 2021 年 08 月 01 日 0:00 | 分類 天文 , 航太科技

SuperBIT(Super-pressure Balloon-borne Imaging Telescope)是由杜倫大學、多倫多大學和普林斯頓大學與美國太空總署和加拿大太空總署合作建造的新型天文望遠鏡。SuperBIT 配備直徑 0.5 公尺的反射鏡,由體積為 532,000 立方公尺(約一個美式足球場館大小)的氦氣球攜帶升空,將飛行在 99.5% 地球大氣層上方,約 40 公里高度,明年 4 月首次亮相。

繼續閱讀..

藍色起源抗議 SpaceX 取得 NASA 登月標案,美國政府回應了

作者 |發布日期 2021 年 07 月 31 日 11:22 | 分類 Amazon , 尖端科技 , 會員專區

今年四月,藍色起源創辦人傑夫貝佐斯,對美國太空總署將價值 29 億美元的「阿提米斯」登月計劃標案給了 SpaceX 感到不滿,向政府問責署提出抗議,經過三個月等待,問責署在昨日發出回應,表示太空總署與 SpaceX 之間的標案審核過程「符合政府標案規範。」

繼續閱讀..

碳纖維塑膠替代金屬,輕型火箭新燃料箱可增加額外 2 噸有效載荷能力

作者 |發布日期 2021 年 07 月 30 日 18:13 | 分類 會員專區 , 航太科技

火箭本體越輕巧,所需燃料也就越少、越能降低發射成本。最近歐洲 MT Aerospace 公司在歐洲太空總署的支持下,開發出由碳纖維強化塑膠製成的小型火箭燃料箱,就算不用金屬內襯也可以安全裝進液態氫/氧燃料而不會洩漏。 繼續閱讀..

機器人規劃「台灣退休金指數」理財,阿爾發攜台大推全球 ETF 投資組合

作者 |發布日期 2021 年 07 月 30 日 15:35 | 分類 會員專區 , 機器人 , 理財

為了協助民眾做好退休金規劃,機器人理財新創阿爾發投顧攜手台灣大學,推出由台大證券期貨暨財務工程研究中心研發的全球 ETF 投資組合,搭配機器人理財的紀律化管理,讓民眾也能輕鬆獲得學術界專家的投資建議,預計將從 8 月 9 日起對外開放。

繼續閱讀..

太空三寶?俄實驗艙意外啟動推進器一度推斜國際太空站

作者 |發布日期 2021 年 07 月 30 日 12:01 | 分類 會員專區 , 航太科技

國際太空站(ISS)近日發生罕見及具潛在危險的事故。事故起因為俄羅斯科學號(Russian Nauka)多功能實驗艙抵達國際太空站對接時,意外啟動推進器,將國際太空站「推離」航道;使國際太空站近 1 小時偏離原有位置,且地面小組也與太空人斷訊達 11 分鐘。

繼續閱讀..

馬斯克腦機介面公司 Neuralink 募得 2.05 億美元,下一目標是人體試驗

作者 |發布日期 2021 年 07 月 30 日 9:41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尖端科技 , 會員專區

由馬斯克(Elon Musk)創立的腦機介面公司 Neuralink 近日宣布,已完成 C 輪融資,募集了 2.05 億美元,由 Vy Capital 領投,Google Ventures、DFJ Growth、Valor Equity Partners、Craft Ventures、Founders Fund,以及 Gigafund  等企業皆參與其中。

繼續閱讀..

受疫情影響,美軍決定開發新世代個人防護生化系統

作者 |發布日期 2021 年 07 月 29 日 12:09 | 分類 尖端科技 , 會員專區 , 材料

全球 COVID-19(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使各國經歷巨大衝擊,歷經一年多的抗疫過程,個人防護裝備成為必須品,但現有防護衣的缺點也被放大檢視,因此美國國防高等研究計畫署將開發新世代的個人生化防護系統,確保軍人與醫護人員在第一線的安全。

繼續閱讀..

一個步驟做好三層防護,科學家研發低成本簡易耐高溫碳纖維

作者 |發布日期 2021 年 07 月 29 日 10:00 | 分類 尖端科技 , 會員專區 , 材料

相同體積下,碳纖維強度是鋼的四倍、重量是鐵的四分之一,兼具耐腐蝕、耐高溫、導電度高特性,廣泛應用在汽車、航太與醫療,不過它也有一大缺點,也就是在極高溫下會氧化,科學家正絞盡腦汁找出低成本、又能規模化的解方。

繼續閱讀..

科學家研發「原子交換」鈣鈦礦新技術!可用來製造下世代低成本、超亮 LED

作者 |發布日期 2021 年 07 月 28 日 17:49 | 分類 光電科技 , 奈米 , 會員專區

由劍橋大學與慕尼黑工業大學組成的國際研究團隊,成功開發一種「原子交換」的新技術,將千分之一的鉛原子換成錳,能使鹵化物鈣鈦礦量子點的發光增加三倍,可用來製造更高效的低成本發光材料,打造下世代超亮的 LED 照明和顯示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