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環境科學

白色污染無所不在,就連打開零食包裝也會產生塑膠微粒

作者 |發布日期 2020 年 03 月 24 日 10:06 | 分類 會員專區 , 環境科學 , 生態保育

塑膠微粒(Microplastic)也被稱為微塑膠,比起肉眼可見的塑膠袋、寶特瓶或是輪胎,這些細小的塑膠碎片對環境造成的污染似乎遠超過我們想像,最近澳洲科學家發現,就連人們撕開零食包裝這種日常動作,也會產生塑膠微粒。

繼續閱讀..

人類防疫讓地球獲得喘息機會,NASA 科學家稱景象從未見過

作者 |發布日期 2020 年 03 月 19 日 15:17 | 分類 會員專區 , 環境科學 , 生態保育

全球主要國家為防疫採取社會隔離措施,人類活動減少讓經濟很可能陷入衰退,但卻讓地球得到意外喘息機會。中國污染急遽下降,疫情嚴峻程度僅次於中國的義大利許多城市也見到久違的寧靜與乾淨,NASA 科學家根據衛星數據顯示,這是從未見過的景象。  繼續閱讀..

郵輪成疫情溫床,更可怕的是環境污染

作者 |發布日期 2020 年 03 月 09 日 16:55 | 分類 會員專區 , 環境科學 , 生態保育

早期郵輪旅遊主要鎖定退休族群,近年搭郵輪愈來愈受年輕人歡迎,但隨著鑽石公主號,以及現在準備停靠加州的至尊公主號,都出現武漢肺炎群聚感染現象,讓世界注意到郵輪旅遊的風險,但事實上郵輪旅遊風險不只是傳染病,專家更擔心的是環境污染。 繼續閱讀..

身段「柔軟」更抗震,澳洲環保混凝土彎曲強度提高 400 倍

作者 |發布日期 2020 年 03 月 05 日 13:17 | 分類 會員專區 , 材料、設備 , 環境科學

為人們擋下各種風吹日曬雨打,混凝土可說是世上用量最廣的建築材料,硬度強又可塑性高,更兼具堅固耐用、原料廣與製作簡單等優勢,不過對於建築用料來說,好還可以再更好,最近澳洲科學家將廢棄物搖身一變成環保混凝土,同樣地堅固耐用,但還增益「柔軟」優勢,防震效果或許略勝一籌。

繼續閱讀..

中國鬆口承認蝗蟲可能從印巴入侵,急發防蝗緊急通知

作者 |發布日期 2020 年 03 月 04 日 8:15 | 分類 中國觀察 , 環境科學 , 農業科技

源自東非的蝗災肆虐南亞逐漸向中國逼近,早先中國農業農村部與中國科學院院士康樂才對外表示這波蝗災影響中國可能性不大,不過中國國家林草局 2 日卻發出緊急通知,明確指出沙漠蝗蟲可能從巴基斯坦和印度沿青藏高原河谷地帶入侵西藏、雲南、新疆等地,坦言存在造成危害的風險,要求確實做好防控。

繼續閱讀..

山雀觀察其他鳥類進食後反應,避免自己吃到難吃的食物

作者 |發布日期 2020 年 02 月 26 日 17:02 | 分類 會員專區 , 環境科學 , 生態保育

透過觀察他人對某事物產生的厭惡反應,可提前給自己一點心理準備,而科學家現在從藍山雀和大山雀身上觀察到這種行為──牠們能觀看其他鳥類進食後的反應,快速學習哪些東西適合食用、哪些東西可能有毒或味道作嘔。 繼續閱讀..

戳破低碳神話,數位科技是巨大環境污染源

作者 |發布日期 2020 年 02 月 20 日 13:36 | 分類 會員專區 , 環境科學 , 科技生活

數位科技減少印刷需求,減少出門購物造成的碳足跡等,帶來更多環境效益,但事實上並非如此,如亞馬遜(Amazon)業務反而增加碳排放,被自己員工控訴,逼得亞馬遜執行長 Jeff Bezos 承諾自掏腰包來應對氣候變化,不只亞馬遜,隨著越來越多的數位科技湧現,數位生態系統對環境的影響可能會增加。 繼續閱讀..

北極新發現 200 萬個甲烷熱點,全球暖化威脅是二氧化碳 30 倍

作者 |發布日期 2020 年 02 月 15 日 18:05 | 分類 會員專區 , 環境科學 , 自然科學

北極是地球上暖化速度最快的地方之一,隨著溫度升高,永凍土開始融化,原本藏在冰裡的甲烷也將開始大量釋放到大氣中,但科學家過去不確定北極有多少甲烷熱點。現在,NASA 的探勘機發表了驚人研究成果,確認北極至少有 200 萬個甲烷熱點。 繼續閱讀..

不浪費一絲一毫,日本成功轉換 50 °C 以下低溫廢熱

作者 |發布日期 2020 年 02 月 15 日 16:00 | 分類 會員專區 , 環境科學 , 能源科技

電器、機械設備或多或少都會排放廢熱,像是越用越燙的手機、讓房間變得暖烘烘的電腦主機都是,不過要善加利用這些廢熱並不簡單,若要將熱轉換成電,能量取決於溫差,而低溫廢熱效益往往不高,對此日本一群科學家想透過熱電池(thermocell)解決這一挑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