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表面覆蓋古代水痕跡,但當火星後期變得寒冷乾燥,水究竟去哪就成了謎團。根據洞察號過去收集的火星震數據,新研究發現波速於地表下方 5.4~8 公里之間出現減慢證據,表明這段地層可能隱藏大量液態水。 繼續閱讀..
洞察號震波數據藏玄機,火星地殼深處隱藏海洋新證據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05 月 13 日 12:56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航太科技 |
洞察號震波數據藏玄機,火星地殼深處隱藏海洋新證據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05 月 13 日 12:56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航太科技 | edit |
火星表面覆蓋古代水痕跡,但當火星後期變得寒冷乾燥,水究竟去哪就成了謎團。根據洞察號過去收集的火星震數據,新研究發現波速於地表下方 5.4~8 公里之間出現減慢證據,表明這段地層可能隱藏大量液態水。 繼續閱讀..
雅加達面臨沉沒命運,印尼治水、建堤、遷都政策引發激辯 |
作者 Dindo Lin|發布日期 2024 年 05 月 04 日 11:00 | 分類 環境科學 , 生態保育 , 科技政策 | edit |
雅加達是全球下沉速度最快的城市之一,部分地區每年下沉的速度高達 25 公分。雅加達本身有 1,060 萬人口,相鄰都會區約有 3,000 萬人,現在其中有 40% 的土地低於海平面。即便威尼斯、荷蘭鹿特丹、曼谷、紐約等大都市也正在面臨下沉危機,但沒有任何一座千萬人口大城市像雅加達那樣危險。除了氣候變遷外,雅加達有三分之一的人口無法獲得自來水,所以需要靠非法的地下水井抽取水使用,導致含水層耗盡進一步地層下陷。
全球地下水抽太多,成地球自轉軸飄移最大影響原因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3 年 06 月 16 日 13:20 | 分類 會員專區 , 環境科學 , 自然科學 | edit |
近年地球自轉軸極點飄移幅度越來越大,冰期後反彈、冰蓋損失、地函對流等都是影響因素,但新研究指出,人類從地下抽取水源至地表灌溉,量卻多到導致地球自轉方式略有不同,成為地球自轉極點飄移最主要兇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