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膠微粒已確認會對人體產生影響,但程度要看涉入的量有多少,現在科學家仔細計算每種食物的塑膠微粒含量,最新研究發現,海洋生物的軟體動物,包括貽貝、牡蠣和扇貝,是所有海鮮中塑膠微粒污染最嚴重的類別。 繼續閱讀..
塑膠微粒污染海洋,貽貝、牡蠣和扇貝污染最嚴重 |
作者 黃 嬿|發布日期 2020 年 12 月 24 日 12:17 | 分類 環境科學 , 生態保育 |
說得太夢幻,專家:可生物降解塑膠熱潮須停止 |
作者 黃 嬿|發布日期 2020 年 12 月 21 日 13:33 | 分類 環境科學 | edit |
全世界都在禁止一次性塑膠,世界最大塑膠生產國中國已禁止大城市使用一次性塑膠,2025 年將拓展全國,然而隨著電子商務大爆發,塑膠包裝使用量愈來愈巨大,促使製造商加快可生物降解塑膠生產。但慈善機構綠色和平組織報告點出三大疑慮,稱可生物降解塑膠沒有這麼神。 繼續閱讀..
塑膠微粒影響魚類行為,研究:更容易被掠食者捕獲 |
作者 黃 嬿|發布日期 2020 年 10 月 28 日 16:02 | 分類 生態保育 | edit |
塑膠微粒污染無所不在,但對動物與人體健康的影響還沒有答案,現在愈來愈多研究針對這個議題進行實驗,一項澳洲研究發現,塑膠微粒會改變魚的行為,實驗吃到塑膠微粒的魚,可能會更大膽、更活躍,並在危險地區游泳,因此導致更早死亡。 繼續閱讀..
嬰兒也逃不過塑膠微粒,研究:禍首是塑膠奶瓶 |
作者 黃 嬿|發布日期 2020 年 10 月 20 日 15:06 | 分類 環境科學 | edit |
塑膠污染可說是影響人類最劇的毒物,幾乎可在地球每個環境找到塑膠微粒,現在科學家發現,若使用聚丙烯奶瓶沖泡嬰兒配方奶粉,會讓 1 歲內嬰兒每天平均接觸 160 萬個塑膠微粒。 繼續閱讀..
從陸地丟到海洋,2040 年全球會有 13 億噸廢棄塑膠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0 年 07 月 29 日 17:45 | 分類 環境科學 , 生態保育 , 自然科學 | edit |
如果白色污染問題不見趨緩,那麼未來會是怎麼樣的光景?英國大學最新調查指出,如果人們沒有採取行動,2040 年會有 13 億噸塑膠「徜徉」在陸地與海洋間。
比食品包裝更可怕,微塑膠最大來源是纖維 |
作者 黃 嬿|發布日期 2019 年 12 月 30 日 14:28 | 分類 環境科學 | edit |
塑膠污染已經無處不在,但最可怕的是微塑膠,科學家已發現微塑膠在世界水域中的分布很廣,甚至在海龜的腸道中都可以發現,隨著空氣擴散,幾無人煙的南極洲都可看到微塑膠的蹤跡。現在科學家直指衣服似乎就是罪魁禍首。 繼續閱讀..
塑膠污染不只魚類遭殃,海洋微生物停止光合作用恐減少氧氣供應 |
作者 黃 嬿|發布日期 2019 年 05 月 15 日 11:33 | 分類 生態保育 | edit |
塑膠污染每年造成海洋生態系統經濟損失超過 130 億美元,而且到 2050 年海洋塑膠污染影響層面會擴及整個生態,問題只會越來越嚴重。現在科學家將研究重心放在海洋中的一種細菌,這種細菌行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占人類呼吸氧氣的 10%,實驗室研究發現塑膠污染會影響這種細菌的光合作用能力,降低氧氣生產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