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小行星

通古斯事件是歷史最大小行星撞擊事件,為何消失得無影無蹤?

作者 |發布日期 2023 年 06 月 11 日 0:00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1908 年 6 月 30 日,一顆小行星摧毀西伯利亞通古斯河(Podkamennaya Tunguska River)附近偏遠、人煙稀少約 2,150 平方公里 8,000 萬棵樹,稱為通古斯事件(Tunguska Event)。爆炸威力約等於 1 千萬至 1.5 千萬噸 TNT 炸藥,與 1954 年喝彩城堡(Castle Bravo)核彈試驗規模相似,是史上最大小行星撞擊事件,然而沒人發現小行星碎片或撞擊地點。 繼續閱讀..

韋伯揭示北落師門前所未見的內層盤

作者 |發布日期 2023 年 05 月 11 日 8:30 | 分類 天文 , 航太科技

天文學家使用韋伯望遠鏡拍攝北落師門(Fomalhaut)周圍溫暖的塵埃,發現這些塵埃結構比太陽系小行星和古柏帶複雜得多,三個嵌套帶從恆星延伸至 230 億公里,這是地球到太陽距離的 150 倍,最外層塵埃盤的規模約古柏帶兩倍,前所未見的內層盤則是首次揭示。 繼續閱讀..

小行星的撞擊證據有什麼意義?科學家指可能解讀錯誤

作者 |發布日期 2023 年 04 月 02 日 0:00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地球非常善於隱藏傷疤,人類自以為是認定小行星撞擊證據可協助規劃及防範下次災難到來,但美國太空總署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首席科學家 James Garvin 認為,人類可能錯誤解讀 100 萬年內的小行星撞擊痕跡。如果他的研究結果是對的,那有些不是很大的石塊也會造成危害。

繼續閱讀..

超科幻但不違反定律的太空棲息地:住在挖空的小行星裡

作者 |發布日期 2022 年 12 月 20 日 15:10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航太科技

當未來人類文明離開地球,可能不僅落地單調的月球或荒涼的火星,還有機會生活在小行星上。羅徹斯特大學團隊最近提出一項完全不違反物理定律但非常奇怪的研究:挖空小行星,利用人造重力將小行星變成旋轉的太空城市。 繼續閱讀..

恐龍滅絕主因?西非近海發現新隕石坑,證明小行星撞擊不只一次

作者 |發布日期 2022 年 08 月 22 日 15:40 | 分類 會員專區 , 環境科學 , 自然科學

曾經是地球霸主的恐龍,為什麼突然消失?目前有兩派說法,一是小行星撞擊地球,另一派則是火山爆發。目前地球上仍存在許多小行星撞擊的疤痕,科學家認為這次的撞擊消滅了恐龍和四分之三的物種和生命。近期科學家在北大西洋的海底中發現一個新隕石坑,與過去認為是導致恐龍滅絕的隕石坑時間相近,這意味著恐龍滅絕可能是由多次撞擊引發的。 繼續閱讀..

天文學家試圖了解如何面對新發現的潛在威脅小行星

作者 |發布日期 2022 年 06 月 16 日 8:15 | 分類 天文 , 航太科技

地球附近有成千上萬彗星和小行星,統稱為近地天體(Near-Earth Objects,NEOs),有多個研究機構追蹤這些小天體,尤其是潛在威脅小行星(Potentially Hazardous Asteroids,PHA)。這類潛在威脅小行星繞行太陽運動過程,若穿越地球軌道,可能與地球相撞,如 6,500 萬年前希克蘇魯伯隕石坑(Chicxulub crater)撞擊,導致大規模生物滅絕事件,天文學家期望避免這類災害重演。 繼續閱讀..

台泥支持保種有成!第 526460 號小行星命名為「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

作者 |發布日期 2022 年 01 月 17 日 13:03 | 分類 會員專區 , 生態保育 , 生物科技

台泥今日舉行「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小行星」發表會與授證儀式,由於長期支持保種中心,成為全球最重要的熱帶與亞熱帶植物保育基地,中央大學特別將鹿林天文台所發現的第 526460 號小行星,命名為「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Ceciliakoocen)」,並通過 IAU 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審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