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日,載有貝努小行星原始樣本的歐西里斯號太空艙降落在美國猶他州沙漠,結束為期 7 年太陽系旅程,為熱切尋找生命起源線索的科學家帶回全新太空岩石素材。 繼續閱讀..
歐西里斯號歷經 7 年小行星探險之旅,順利將貝努小行星樣本送回地球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3 年 09 月 25 日 13:43 | 分類 天文 , 航太科技 |
歐西里斯號歷經 7 年小行星探險之旅,順利將貝努小行星樣本送回地球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3 年 09 月 25 日 13:43 | 分類 天文 , 航太科技 | edit |
週日,載有貝努小行星原始樣本的歐西里斯號太空艙降落在美國猶他州沙漠,結束為期 7 年太陽系旅程,為熱切尋找生命起源線索的科學家帶回全新太空岩石素材。 繼續閱讀..
NASA:小行星貝努 2182 年可能撞地球,機率 0.037% |
作者 中央社|發布日期 2023 年 09 月 21 日 16:15 | 分類 天文 | edit |
新報告指出,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追蹤近 25 年的一顆小行星可能會在 2182 年撞上地球,機率為 0.037%。 繼續閱讀..
通古斯事件是歷史最大小行星撞擊事件,為何消失得無影無蹤? |
作者 台北 天文館|發布日期 2023 年 06 月 11 日 0:00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edit |
1908 年 6 月 30 日,一顆小行星摧毀西伯利亞通古斯河(Podkamennaya Tunguska River)附近偏遠、人煙稀少約 2,150 平方公里 8,000 萬棵樹,稱為通古斯事件(Tunguska Event)。爆炸威力約等於 1 千萬至 1.5 千萬噸 TNT 炸藥,與 1954 年喝彩城堡(Castle Bravo)核彈試驗規模相似,是史上最大小行星撞擊事件,然而沒人發現小行星碎片或撞擊地點。 繼續閱讀..
天文學家繪出千年內潛在危險天體軌道 |
作者 台北 天文館|發布日期 2023 年 05 月 26 日 8:20 | 分類 天文 | edit |
遙遠的未來,地球會受太空無可避免的大型隕石撞擊,一如太陽東升西落與潮汐漲落,過去發生好多次,之後數十億年內也是如此。 繼續閱讀..
小行星將掠過南美上空 ,距地表 3,600 公里比許多人造衛星還近 |
作者 中央社|發布日期 2023 年 01 月 27 日 20:00 | 分類 天文 | edit |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表示,一顆貨車大小的小行星 26 日下午(台灣時間 27 日上午)掠過南美洲南端上空,屆時它跟地表的距離只有 3,600 公里,「極其接近」地球。 繼續閱讀..
超科幻但不違反定律的太空棲息地:住在挖空的小行星裡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2 年 12 月 20 日 15:10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航太科技 | edit |
當未來人類文明離開地球,可能不僅落地單調的月球或荒涼的火星,還有機會生活在小行星上。羅徹斯特大學團隊最近提出一項完全不違反物理定律但非常奇怪的研究:挖空小行星,利用人造重力將小行星變成旋轉的太空城市。 繼續閱讀..
第一顆證實來自太陽系外的星際訪客 |
作者 台北 天文館|發布日期 2022 年 11 月 09 日 8:45 | 分類 天文 | edit |
2014 年一顆撞擊地球的意外訪客,天文學家近日終於確認來歷:小行星 CNEOS 2014-01-08 是來自其他恆星系統的星際訪客。比有名的星際訪客 ′Oumuamua(A/2017 U1)還早 3 年來地球敲門。 繼續閱讀..
天文學家試圖了解如何面對新發現的潛在威脅小行星 |
作者 台北 天文館|發布日期 2022 年 06 月 16 日 8:15 | 分類 天文 , 航太科技 | edit |
地球附近有成千上萬彗星和小行星,統稱為近地天體(Near-Earth Objects,NEOs),有多個研究機構追蹤這些小天體,尤其是潛在威脅小行星(Potentially Hazardous Asteroids,PHA)。這類潛在威脅小行星繞行太陽運動過程,若穿越地球軌道,可能與地球相撞,如 6,500 萬年前希克蘇魯伯隕石坑(Chicxulub crater)撞擊,導致大規模生物滅絕事件,天文學家期望避免這類災害重演。 繼續閱讀..
日本探測器帶回的一茶匙小行星樣本,發現 20 多種地外胺基酸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2 年 06 月 07 日 18:15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航太科技 | edit |
生命起源究竟來自地球本身、還是地球之外?根據日本隼鳥 2 號(Hayabusa2)採回的龍宮小行星樣本最新分析結果,科學家從中發現 20 多種地外胺基酸,是否讓我們越來越接近地球生命起源的真面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