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自駕車

鴻海首推新世代自駕 AI 模型 QCNet,自駕車軌跡預測準確度勝業界

作者 |發布日期 2023 年 05 月 23 日 14:51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汽車科技 , 自駕車

鴻海科技集團今(23 日)宣布,旗下鴻海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所攜手香港城市大學合作,首推新世代自動駕駛軌跡預測深度學習模型「QCNet」,並在兩大自駕車軌跡預測挑戰排行榜 Argoverse 1 與 Argoverse 2 中排名第一,準確度優於業界,未來可應用於集團電動車自動駕駛系統,大幅提升自駕決策的即時性與安全性。

繼續閱讀..

宜特第一季營收年增 12.18% 創歷史次高,每股 EPS 為 1.31 元

作者 |發布日期 2023 年 04 月 28 日 17:30 | 分類 半導體 , 材料、設備 , 財報

電子產品驗證服務公司宜特科技 28 日公布 2023 年第 1 季合併財務報表。第一季合併營收約新台幣 9.81 億元,較 202 2年第四季減少 0.05%,較 2022 年同期增加 12.18%。毛利新台幣 2.80 億元,較 2022 年第四季增加 19.82%,較 2022 年同期也增加 16.07%,毛利率為 28.49%。歸屬於母公司淨利新台幣 0.98 億元,較 2022 年第四季增加 2.62%,比 2022 年同期增加 19.85%,每股 EPS 1.31 元。

繼續閱讀..

特斯拉中國成立半導體合資企業,聯手台積電布局車用及超級電腦領域

作者 |發布日期 2022 年 11 月 28 日 8:30 | 分類 IC 設計 , 中國觀察 , 半導體

面對車用晶片需求的激增,電動車大廠特斯拉 (TESLA) 攜手 IC 設計公司 Annex 在中國山東濟南成立合資企業,註冊資本額為 1.5 億美元。顯示特斯拉除了正在利用台積電龐大的產能,為自己的車用與超級運算的晶片提供重要來源之外,也在車用晶片的設計上積極布局。

繼續閱讀..

勤崴國際啟用自駕車接駁南科廠員工,供台積電綠色接駁

作者 |發布日期 2022 年 11 月 21 日 16:17 | 分類 交通運輸 , 科技生活 , 自駕車

看準車載應用需求漸趨浮現,台積電在自駕車應用提前布局,於兩年前就與國內自動駕駛領導廠商勤崴國際合作,在南科 F18 廠採用自駕接駁服務。勤崴國際於今日正式通過經濟部「TSMC 廠區擴大自駕接駁」無人載具沙盒實驗計畫,取得南科園區運行的自駕車牌、正式上路。

繼續閱讀..

Arm:逾 50 家企業加入 SOAFEE 專業團體,加速實現軟體定義汽車

作者 |發布日期 2022 年 10 月 26 日 14:08 | 分類 半導體 , 汽車科技 , 自駕車

Arm 今天宣布供嵌入式邊緣裝置使用的可擴充開放架構(SOAFEE)自成立以來,參與的成員數量已超過 50 家,為初始成立的四倍之多,包括半導體晶片廠商、軟體供應商、系統整合商、雲端服務供應商、車廠與一級供應商等整個汽車供應鏈,且其規模每週都在持續擴大中。

繼續閱讀..

英特爾大砍 Mobileye IPO 估值,剩不到 200 億美元

作者 |發布日期 2022 年 10 月 18 日 15:45 | 分類 公司治理 , 自駕車 , 財經

半導體大廠英特爾(Intel)旗下自駕技術部門 Mobileye 摩拳擦掌,準備籌備首度公開發行股票(IPO)。但據外媒消息指出,由於美國資本市場吹冷風,Mobileye 的 IPO 目標估值大幅縮水,只剩下不到 200 億美元,與最初 500 億美元目標相距甚遠。 繼續閱讀..

Level 3 整合技術五大創新突破,台灣自駕科研邁入商品化新里程

作者 |發布日期 2022 年 10 月 13 日 13:32 | 分類 汽車科技 , 科技生活 , 自駕車

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ARTC)今日表示,其串連產業界研發的「駕駛輔助 Level 3 整合技術」在感測、聯網、定位、決策及驗證取得五大創新突破。同時,ARTC 不僅將 WinBus 自駕研發成果技轉給國內廠商,也促成 1.6 億元的台美合作自駕投資案,與美國電動商用車廠 OPTIMAL 集團合資成立優車智能股份有限公司,將於 10 月下旬揭牌正式營運,共同拓展美國電動巴士及自駕車市場。

繼續閱讀..

自駕車要安全也要舒適,逢甲大學團隊開發 AI 智慧避震系統

作者 |發布日期 2022 年 10 月 05 日 14:46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交通運輸 , 汽車科技

自駕車議題持續發燒,預測 2023 年全球配備自駕相關硬體的車輛將超過 74 萬輛,不過目前自駕車技術發展仍多著重於自駕技術及安全性,尚少考量乘坐舒適性。逢甲大學林昱成副教授團隊在國科會計畫支持下開發出「全國產化智慧電子避震系統」,透過人工智慧技術可即時辨識道路缺陷並提早應對,提升車輛乘載舒適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