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自然科學

發現最遙遠的類星體與最古老超大質量黑洞,形成於大爆炸後 6.7 億年

作者 |發布日期 2021 年 01 月 15 日 19:30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自然科學

宇宙從誕生到發出第一束光歷經了數百萬年時間,接著恆星開始形成、聚集成星系,然後星系氣體與塵埃圍繞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旋轉,形成整個宇宙中最明亮的物體:類星體。最近,天文學家再觀測到當今距離最遙遠的類星體與最古老的黑洞,形成於大爆炸後僅 6.7 億年,打破了 3 年前的最遠類星體紀錄。 繼續閱讀..

宇宙中星系總數不到 2 兆個,新分析表明比過去估計值少一半以上

作者 |發布日期 2021 年 01 月 15 日 15:31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自然科學

想看清夜空中的星星,我們必須遠離城市光害,而相同道理也適用於觀測宇宙的探測器——太陽系內充滿反射陽光的塵埃,只有遠離太陽系中心,才能更了解宇宙原本有多暗。最近,一群科學家利用 NASA 新視野號(New Horizo​​ns)探測器來確定宇宙光學背景的亮度,發現宇宙星系上限量應該僅數千億個,而不是之前認為的高達 2 兆個。 繼續閱讀..

為何每 8 年日本中部鐵路就遭殃?科學家證實特有種馬陸的生命週期

作者 |發布日期 2021 年 01 月 15 日 12:00 | 分類 會員專區 , 環境科學 , 生態保育

每隔 8 年、秋天一到,日本中部就會發生大批馬陸聚眾闖入鐵軌事件,數量多達上萬隻甚至影響火車行駛,但為什麼會出現大量馬陸?既沒有下雨也無地震,科學家不斷尋找箇中緣由,最近終於解開這長達半世紀的謎團,也發現牠們是除了蟬以外的週期性動物。

(下方密集恐懼注意)

繼續閱讀..

微生物穿「鐵衣」抵禦毒金屬鈷侵蝕,有助鋰離子電池回收發展

作者 |發布日期 2021 年 01 月 12 日 14:21 | 分類 會員專區 , 環境科學 , 生態保育

重金屬鈷雖然是鋰離子電池的重要原料,但會對人類與自然環境難造成許多負面影響,不少微生物也會對鈷敬而遠之,最近科學家便發現,為了不接觸到有毒金屬鈷,微生物會自己打造「鐵衣」來保護自己,此發現或有助鋰離子電池回收發展與重金屬除污。

繼續閱讀..

北極再度空襲,科學家:今年北半球沒一個地方逃得過

作者 |發布日期 2021 年 01 月 11 日 13:41 | 分類 會員專區 , 環境科學 , 自然科學

2016 年 1 月的霸王寒流相信大家還印象深刻,讓許多人在平地就可看到低海拔山區的雪景奇蹟,那次整個北半球都異常寒冷。據《彭博》報導,過去兩年極地渦流大部分時間維持穩定狀態,寒冷空氣沒有溢出,大部分北半球人們都感受到異常炎熱的冬季,然而今年科學家已經觀察到,極地渦流又再次出現攪動,北半球將會陷入急凍狀態。 繼續閱讀..

喝咖啡產生 CO2,研究:罐裝咖啡、拿鐵碳足跡最大

作者 |發布日期 2021 年 01 月 11 日 9:54 | 分類 會員專區 , 環境科學 , 生態保育

咖啡市場愈來愈大,2018 年咖啡豆是世界交易量排名第 121 的產品,佔世界總貿易量 0.17%,全世界每年生產超過 95 億公斤咖啡,總貿易額為 309 億美元,預計到 2050 年全球咖啡需求將使產量增加 3 倍,在全球減碳大趨勢下,科學家計算咖啡的生產與消費模式,稱採用更綠色的生產作為,可以將碳足跡大減八成。 繼續閱讀..

白矮星光譜中藏有行星訊息

作者 |發布日期 2021 年 01 月 09 日 0:00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白矮星是低質量恆星燃燒完核心的氫所殘留下的碳氧核心,然而光譜觀測發現其大氣多是由氫和氦組成。此差異主要因其表面重力較大,產生分層效應(較重的元素沉澱較快)較明顯,比氦重的元素在很短時間(和冷卻時間相比)內就沉澱,使得大氣多是由氫和氦組成。大氣雖然佔白矮星質量不超過 1%,但是其透明度會影響其冷卻時間。 繼續閱讀..

北極再現平流層驟暖事件,科學家預測北半球高緯地區未來幾週降雪風險增

作者 |發布日期 2021 年 01 月 07 日 19:34 | 分類 會員專區 , 環境科學 , 自然科學

當北半球來到冬季,地球科學家無不緊迫關注極地渦旋任何變化,比如當發生平流層驟暖(sudden stratospheric warming)現象時,便有可能進一步為北半球帶來極度寒冷天氣甚至暴風雪。而就在本月 5 日,天氣預報模型再次觀察到平流層驟暖事件,研究主要作者 Richard Hall 提醒接下來一兩週內,北半球出現極度寒冷天氣甚至下雪的可能性將增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