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只剩挪威、冰島、日本還在捕鯨,但自 12 世紀就有捕鯨歷史的冰島準備退出了。受疫情影響加上日本需求降低,冰島政府稱捕鯨沒有經濟意義,將從 2024 年開始停止捕鯨。 繼續閱讀..
Category Archives: 自然科學
助爭取地震救難時間,國震中心 2 分鐘內可掌握災損分布 |
作者 中央社|發布日期 2022 年 02 月 06 日 11:45 | 分類 環境科學 , 軟體、系統 |
1 月 3 日傍晚,東部外海芮氏規模 6.0 地震,讓雙北、宜蘭一陣天搖地動,民眾餘悸猶存同時,國研院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隨即啟動分析系統,比對資料庫 9 萬個模擬事件,2 分鐘內快速掌握災損分布。 繼續閱讀..

廢棄口罩化身電池,能量密度逼近鋰離子電池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2 年 02 月 04 日 12:20 | 分類 會員專區 , 生態保育 , 能源科技 |
COVID-19 下口罩不離身已經是我們的日常,但一天一口罩也帶來相當驚人的垃圾量,現在俄羅斯科學家投入廢棄口罩「回收再利用」,研發出低成本又高效的電池,能量密度更逼近如今常見的鋰離子電池。

對抗雪崩威脅,加拿大動用砲兵轟山 |
作者 藍 弋丰|發布日期 2022 年 02 月 04 日 10:00 | 分類 會員專區 , 環境科學 |
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在極端氣候下可說多災多難,2021 年先是熱浪、野火肆虐,野火過後又迎來大洪災,造成交通中斷溫哥華物流受到嚴重阻礙,如今入冬又碰上超乎尋常的大雪,使得交通又受到雪崩的威脅,於是加拿大只好祭出砲彈轟山,來確保道路安全。 繼續閱讀..
朝向綠色轉型,擴大資金與縮小分歧是關鍵 |
作者 中央廣播電台|發布日期 2022 年 02 月 04 日 8:30 | 分類 環境科學 , 能源科技 |
在氣候變遷衝擊下,世界各地野火肆虐、創紀錄高溫與頻繁出現的異常天氣災難,使得全球產業朝向綠色轉型(Green transition)已是迫在眉睫,分析指出,儘管朝向綠能減碳的技術已經存在,然而挹注資金與縮小對能源轉型的分歧,將是促使綠色轉型加快進展的關鍵。 繼續閱讀..
古老的冰層揭示了神祕的太陽風暴 |
作者 台北 天文館|發布日期 2022 年 01 月 30 日 17:47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由瑞典隆德大學引領的研究團隊分析位在格陵蘭和南極洲的冰芯,發現約在 9200 年前發生了一場極端太陽風暴的證據,但令人不解的是這場風暴是發生在太陽較為安靜的階段,通常在此期間普遍認為地球會較少受到影響。 繼續閱讀..

睽違 53 年,科學團隊再發現極稀有葉蟬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2 年 01 月 28 日 18:15 | 分類 會員專區 , 生態保育 , 自然科學 |
最近英國科學團隊在非洲發現極其罕見的新葉蟬物種,上一次發現牠的近親還是 1969 年的時候呢。
東加火山爆發造成的大氣漣漪,對太空天氣產生影響 |
作者 台北 天文館|發布日期 2022 年 01 月 28 日 8:45 | 分類 環境科學 , 自然科學 |
東加火山噴發始於去年 12 月,但直到當地時間 1 月 15 日 17:15 才發生大爆炸,爆炸時的巨大火山灰雲衝上大氣平流層,造成芮氏規模 7.4 強震,以及後續海嘯現象,遠及東太平洋秘魯,西及日本東岸,就連美國阿拉斯加州都聽得到火山爆發的聲音。

存於大爆炸夸克湯的神祕短命 X 粒子,首從大型強子對撞機發現證據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2 年 01 月 27 日 15:25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自然科學 |
在大爆炸後最初百萬分之一秒內,宇宙是一個溫度高到難以想像的夸克-膠子電漿,基本粒子以無數組合在這鍋「熱湯」裡短暫凝聚在一起。根據模型,當中有一小部分粒子隨機碰撞形成短命的「X」粒子,因神祕而未知的結構而得名,現在,麻省理工學院團隊於大型強子對撞機中首度發現夸克-膠子電漿產生 X 粒子的證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