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水可以導電,那麼含有大量鹽類的海水是否可以變成優秀電解質?美國團隊著眼於現在常見的電池電解質存有易起火與有毒缺點,決定用海水取而代之、研發全新的充電式鋅電池。
Category Archives: 自然科學
發現古代火星有還原態大氣層的證據 |
作者 台北 天文館|發布日期 2021 年 02 月 19 日 8:30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從還原態行星(reduced planet)到氧化態行星(oxidised planet)的轉變稱為大氧化事件或 GOE。這種轉變是地球生命的進化,特別是與產生氧氣的光合作用有關。香港大學的行星地質學家發現,火星在數十億年前,當地表還沒有那麼紅時,經歷了巨大的氧化事件。 繼續閱讀..

西伯利亞大坑洞,科學家解謎團 |
作者 黃 嬿|發布日期 2021 年 02 月 18 日 10:38 | 分類 會員專區 , 自然科學 |
地表突然出現巨大坑洞,總是讓科學家感到好奇,最近科學家利用新科技,終於找到西伯利亞大坑洞的成因,科學家認為,從 2013 年至今發現的 17 個大坑洞,皆與氣候暖化有關。 繼續閱讀..
太陽系最遙遠的天體正式加上編號 |
作者 台北 天文館|發布日期 2021 年 02 月 18 日 8:45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夏威夷大學天文學研究所(IfA)小組,宣布發現太陽系最遙遠的天體。這顆在 2018 年 1 月 15 日由 8.2 米昴望遠鏡首次看到的小行星綽號叫 Farfarout,距離太陽為冥王星的 4 倍遠。由於團隊觀測到足夠資料確定軌道,IAU 的小行星中心(MPC)賦予 2018 AG 37 的正式編號。先前紀錄保持者 Farout 距離太陽 123.5 天文單位,也是同一天文學家小組發現。 繼續閱讀..
乾淨能源 ETF 回檔!專家:需克制對拜登綠能案期望 |
作者 MoneyDJ|發布日期 2021 年 02 月 17 日 11:25 | 分類 環境科學 , 證券 |
拜登政府 1.9 兆美元疫情紓困案過關之後,將力推規模 2 兆美元的綠能方案,市場期待心理讓清淨能源股的股價狂飆。不過有分析師指出,歐巴馬時期的綠能計畫對股價幫助不大,投資人也許不應期望過高。 繼續閱讀..
人類文化發展的利器,大姆指演化優勢征服世界 |
作者 中央廣播電台|發布日期 2021 年 02 月 13 日 13:00 | 分類 自然科學 |
說到大姆指,大家會想到什麼?全世界不分語言,幾乎都以大姆指比「讚」。不過,不要小看大姆指,它是帶動人類文化發展的一項重大利器。 繼續閱讀..
發現地球的第二顆特洛伊小行星 |
作者 台北 天文館|發布日期 2021 年 02 月 12 日 8:00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天文學家最近發現一個與地球軌道接近,且同樣也是繞太陽的物體,它可能是一顆特洛伊小行星,如果這是真的,那麼這將是地球迄今為止發現的第 2 顆特洛伊小行星,這表示在地球的引力場內可能隱藏著其它更多的小行星。 繼續閱讀..

金星沒有生命,曾令人振奮的磷化氫訊號只是普通二氧化硫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1 年 02 月 11 日 11:46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自然科學 |
去年 9 月,一篇研究發現金星雲層出現磷化氫光譜特徵震驚科學界,因為這令人高度懷疑有微生物的存在。然而作為一顆煉獄行星,金星真的能孕育生命嗎?近日兩篇研究對該結論提出質疑,認為金星大氣中的磷化氫訊號可能只是普通的二氧化硫。 繼續閱讀..
「微」地震使地下水成酸性 |
作者 台北 天文館|發布日期 2021 年 02 月 11 日 8:00 | 分類 自然科學 |
英國斯特拉斯克萊德大學(University of Strathclyde)最新發表在《地球物理研究通訊》(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的研究指出,微小的地震,由於規模太小地表無法地表感測,但也會產生化學變化,使地下水變酸性。 繼續閱讀..

聽見鮭魚「發出」肚子餓的聲音,用 AI 技術精準投餵養殖鮭魚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1 年 02 月 10 日 9:40 | 分類 會員專區 , 生物科技 , 自然科學 |
我們要怎麼知道魚池中鮭魚肚子餓?他會發出肚子餓的聲音嗎?至少人類是聽不到,最近西班牙海洋技術中心(CTN)透過聲音感測器、人工智慧研發出智慧餵食系統(SICA),精準投餵。
脈衝星的加速度揭露了銀河系的黑暗面 |
作者 台北 天文館|發布日期 2021 年 02 月 07 日 0:00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天文學家利用銀河系內脈衝雙星的週期變化,估算其受到的重力以反推物質分佈,扣除觀測得到可見物質(恆星、星際介質、星雲等……)的貢獻,推算銀河系暗物質的密度分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