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晶片

NVIDIA RTX PRO 6000 特規版市場期待高但難掩三大挑戰:性價比拉鋸、中國競爭、記憶體吃緊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6 月 24 日 14:15 | 分類 GPU , 半導體 , 記憶體

近期市場對於 NVIDIA RTX PRO 6000 系列產品的討論聲量高,預估需求支撐下,整體出貨將有不俗表現。然 TrendForce 資深研究副總吳雅婷認為,中國市場 NVIDIA RTX PRO 6000 低壓降規版方案面臨性價比劣勢及中國業者競爭,加上記憶體供應緊張,出貨量是否能如市場期待,仍有變數。 繼續閱讀..

三星延後 1.4 奈米製程,聚焦 2 奈米搶占先進晶片主導權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6 月 24 日 13:3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半導體 , 晶片

三星(Samsung)看似將延後原訂於 2026 年啟動的 1.4 奈米晶圓代工計畫,並將資源重心全面轉向目前進展快速的 2 奈米製程。此舉顯示三星正大幅調整高階製程策略,意圖在台積電與英特爾等強敵夾擊下,重新鞏固其在先進晶片製造領域的市場地位。 繼續閱讀..

傳輸速度達 38Tbps!中國矽光子晶片問世,三年內有望迎重大突破?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6 月 24 日 11:25 | 分類 中國觀察 , 光電科技 , 晶片

隨著矽光子競賽正在加速,中國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早期的光基晶片。根據中國官媒《環球時報》報導,復旦大學研究人員已開發出一種「矽光子整合高階模態多工器晶片」,換言之,是一種以光而非電傳遞指令的數據多工器(multiplexer)。 繼續閱讀..

富士通 2nm CPU 找台積代工、稱 Rapidus「非常有用」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6 月 24 日 8:50 | 分類 半導體 , 晶圓 , 晶片

日本富士通(Fujitsu)目前正研發 2 奈米(nm)CPU「MONAKA」,且研發中的超級電腦「富岳」後繼機種將搭載性能進一步提升的次代 CPU 產品,而這些 CPU 計劃找台灣台積電代工生產,而富士通表示,日本官民合作設立的晶圓代工廠 Rapidus 對於確保供應鏈穩定性來說非常有用。 繼續閱讀..

蘋果 A19 不拚跑分王!傳主打高能效,對抗 Snapdragon 新旗艦晶片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6 月 23 日 17:58 | 分類 Apple , 半導體 , 晶片

蘋果 A19 與 A19 Pro 預計將採台積電第三代 3 奈米「N3P」製程,預期高通 Snapdragon 8 Elite Gen 2 及 Snapdragon 8s Gen 4 可能也採相同製程。外媒 WCCFtech 指出,在曝光技術上,兩間公司處於相同起跑點,接下來的差異取決於是否優先考量晶片效能提升,或是續航力優化。 繼續閱讀..

AMD 把 NPU 放回掌機處理器為哪樁?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6 月 23 日 8:00 | 分類 半導體 , 處理器 , 遊戲主機

微軟和華碩日前發表了第一台 XBOX 掌機 ROG XBOX Ally,除了預告會搭載全新的作業系統和具備誇張的手把造型,另一大亮點就是其採用了全新的 AMD 掌機用處理器 Ryzen AI Z2 Extreme 和 Z2 A,其中最耐人尋味的就是高階的 Ryzen AI Z2 Extreme,其規格其實和現行的 Z2 Extreme 幾乎相同,唯一的差別在於 AMD 把原本只有在筆電用處理器如 HX 370 上才有的 NPU 放回了 Ryzen AI Z2 Extreme,究竟 AMD 這樣做是為哪樁?

繼續閱讀..

AI 浪潮趨勢下,資料中心互連漸成顯學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6 月 23 日 7:3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GPU , 半導體

在超大規模資料中心(Hyperscale Data Center)滲透率逐年增加趨勢下,帶動傳統光通訊設備大廠與電信商、CSP 大廠共同部署資料中心互連(Data Center Interconnect)場景,提升跨區域間大型資料中心資源配置效能,另外在資料中心內部傳輸需求日益增長,讓全球主要晶片大廠提供 CPO 相關解決方案,減少資料中心內傳輸電力損耗。 繼續閱讀..

散熱成 AI 基建關鍵!其陽押注雙相技術,挑戰液冷市場藍海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6 月 21 日 9:3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晶片 , 材料、設備

輝達新一代 Blackwell 架構 GPU 引爆液冷散熱的需求,今年在台北國際電腦展中,液冷散熱已成為未來顯學。《財訊》報導,直冷式技術(DLC)逐漸站上主流地位,而浸沒式的發展趨勢亦沒有停下來,到底這些技術有什麼不一樣?單相與雙相的優、缺點又在哪裡?值得深入探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