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環境科學

暖冬救了歐洲,2023 年恐再上演缺電風暴

作者 |發布日期 2023 年 01 月 12 日 12:01 | 分類 國際金融 , 環境科學 , 自然科學

去年底經濟學家看衰歐洲經濟前景,衰退聲浪一面倒,但一夕之間看法翻轉,原因是奇蹟般的冬季氣候拯救歐洲度過最危機時刻,中國意外提早開放,也刺激歐洲經濟起死回生,歐洲股市與歐元突然成為搶手廉價品。但專家認為歐洲暖冬不是什麼好事,恐讓去年缺電危機再度上演。 繼續閱讀..

開發台灣地熱能源!工研院引進全球油田龍頭 SLB 電潛泵

作者 |發布日期 2023 年 01 月 11 日 13:02 | 分類 尖端科技 , 環境科學 , 能源科技

隨著 2050 淨零排放浪潮來襲,台灣設定 2050 年再生能源須超過 60% 發電比例的目標,工研院今日與全球油田服務龍頭施蘭卜吉(SLB)簽署在台推廣電潛泵及相關服務合作備忘錄,引進適用台灣地質特性的電潛泵(Electrical Submersible Pump,ESP)設備,開發台灣地熱再生能源。

繼續閱讀..

地熱發電關鍵年快來!曾文生盼循風電模式快速發展

作者 |發布日期 2023 年 01 月 10 日 8:12 | 分類 太陽能 , 環境科學 , 能源科技

邁向 2050 淨零排放目標,政府規劃 2050 年地熱發電累計設置量將達 3 到 6.2GW,不過目前台灣地熱仍未有大規模發電。經濟部次長曾文生 9 日在經濟部主辦的台灣國際地熱論壇中強調,今年或許將成為台灣加速地熱發電的重要時刻,希望透過國際專業人士來台與台灣業者交流合作,讓台灣地熱發展能循離岸風電發展模式一樣,快速發展做廣泛應用。

繼續閱讀..

驚人!超大一片「黃褐空氣污染物」籠罩台灣西半部上空

作者 |發布日期 2023 年 01 月 09 日 15:03 | 分類 環境科學 , 科技生活 , 自然科學

受到華南雲系東移影響,今日起到週三各地雲量偏多且有零星降雨,因此輻射冷卻的作用並不明顯,平地最低溫普遍都在 13 度以上,氣象達人彭啟明特別提醒,需要留意的是空氣品質,前天隨著乾冷空氣南下的境外污染,尤其是中南部更是達到紅害等級,建議盡量減少外出,以免受到影響。

繼續閱讀..

耗水費 2/1 開徵,水利署估每年徵收金額最多 15 億

作者 |發布日期 2023 年 01 月 07 日 8:50 | 分類 環境科學 , 能源科技 , 財經

耗水費將於 2 月 1 日開徵,為鼓勵大用水戶落實節水,只要回收率達到公告標準,費率可優惠調降至 2 元或 1 元;其中,半導體業設定回收率區間介於 50 至 95% 間,水利署解釋,不同製程、用水量有所不同,因而劃定回收率範圍較廣。

繼續閱讀..

不用任何熱乾燥,新壓榨機可製出生質燃料跟抗病毒藥物

作者 |發布日期 2023 年 01 月 07 日 8:03 | 分類 環境科學 , 生物科技 , 能源科技

如果要將植物轉化成生質燃料,通常需要壓榨機跟透過加熱乾燥製程,過程往往耗時耗能,但現在日本科學家研發的新機器,不用任何熱乾燥即可將植物轉化成乾淨高效的生質燃料,同時也能萃取水溶性抗病毒化合物。

繼續閱讀..

歐洲冬天感覺像夏天,專家:普丁運氣不好

作者 |發布日期 2023 年 01 月 06 日 10:31 | 分類 環境科學 , 能源科技

冬季已過半,大多數歐盟國家天然氣庫存仍處於 85% 高位,明顯高於去年 1 月 54% 儲存容量,專家預期即使 3 月前有寒流,歐洲儲存的天然氣也夠應付。史上超暖冬天保護下,普丁原本寄望切斷歐洲能源供應逼歐洲退讓幾乎宣告失敗,但即使天然氣價格跌至戰前程度,仍比兩年前高五倍,工業與民生用電依然高到難以為繼。 繼續閱讀..

去碳燃氫技術:為淨零的未來撐出改變的機會

作者 |發布日期 2023 年 01 月 02 日 9:00 | 分類 環境科學 , 能源科技

氣候變遷是全球議題,為了降低碳排放,發展低碳電力相當重要。台灣目前主要使用天然氣發電,雖然排碳量較燃煤發電低,仍屬高碳排的發電方式,若未來要達到 2050 淨零排放,勢必要開發更多的低碳電力。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專訪院內物理研究所陳洋元研究員,他與團隊應用天然氣催化裂解的理論,突破各種技術限制,打造出「去碳燃氫」(methane pyrolysis)裝置,使得燃氣發電可以更進一步減少碳排放,目前成果已接近歐盟需求,並預計陸續擴大運用至商用發電機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