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神經元

「一心多用」是種假象!邊開會邊回信、邊吃飯邊看手機,為何最好戒掉?

作者 |發布日期 2023 年 09 月 24 日 11:00 | 分類 人力資源 , 生物科技 , 職場

你是否曾用過番茄鐘提高生產力呢?在計時的 25 分鐘內專注完成一件任務,之後 5 分鐘休息讓腦袋放空,再接續 25 分鐘的工作。為什麼我們得靠外力防止走神,而且每次專注時間僅能維持數十分鐘呢?

繼續閱讀..

英特爾 Loihi 2 神經形態研究晶片,如何幫助機器人感知世界?

作者 |發布日期 2022 年 11 月 23 日 17:29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半導體 , 晶片

Google 團隊開發的人工智慧圍棋程式 AlphaGo 於 2016 年打敗南韓棋王李世乭,震撼圍棋界,造就 AI 新里程碑。AI 雖然聰明,但目前還沒有一款機器人可以突然被派到陌生環境後執行任務,這意味著人類大腦在感知與適應方面仍具優勢,而英特爾 Loihi 神經形態研究晶片有助於縮小這一個差距。 繼續閱讀..

繼 2018 年第一代 Loihi,英特爾推出 10 倍快 Loihi 2 神經形態研究晶片

作者 |發布日期 2021 年 10 月 01 日 21:55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晶片 , 會員專區

為了以矽晶模擬人類大腦,英特爾開發一系列 Loihi 神經形態研究晶片(Neuromorphic Resarch Chip),就在 2018 年發表最初版 Loihi 晶片後 3 年,英特爾 9 月 30 日推出運算效能快 10 倍的 4 奈米 Loihi 2處理器,為人類開啟全新神經型態應用大門。 繼續閱讀..

科學家新觀點:擁有獨立神經系統的腸胃道才是人體第一大腦

作者 |發布日期 2021 年 08 月 18 日 12:24 | 分類 會員專區 , 醫療科技

在身體所有器官中,胃腸道是唯一進化出完全獨立神經系統的器官,也因此常被稱為人體第二大腦或迷你大腦。但澳洲福林德斯大學科學家 Nick Spencer 團隊主張,是腸道神經系統進化後,脊椎動物(如魚、人類)的大腦和脊髓才隨之進化,因此前者才應是「第一大腦」。 繼續閱讀..

刊登於重量級期刊《神經元》,英國學者提出聽力退化導致失智的新觀點

作者 |發布日期 2020 年 10 月 18 日 0:00 | 分類 會員專區 ,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聽力退化是老人第三大健康狀況,70 歲以上長者約三分之二會有聽力障礙問題。聽不到(或聽不清楚)別人說話,會使長者與人溝通困難,跟外界接觸與互動變少,久而久之大腦接受的刺激減少,可能是導致失智的原因之一。

繼續閱讀..

科學家研發出「人造神經元」,能再現神經細胞電傳導特性

作者 |發布日期 2019 年 12 月 06 日 19:53 | 分類 會員專區 ,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治療退化性神經疾病一直是醫學界很大的挑戰,但現在巴斯大學(University of Bath)科學家已經成功打造出能模仿真實神經元舉動的微小晶片,研究人員相信,這些「人造神經元」有一天能被用來治療如阿茲海默症之類的疾病。 繼續閱讀..

用低強度超音波照射腦區能改變思維,「轉向思考」新療法或誕生

作者 |發布日期 2019 年 04 月 22 日 18:59 | 分類 會員專區 ,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很多時候,憂鬱症或容易鑽牛角尖的人都是因為無法轉向思考、跳脫既有思維,最後一步步陷入情緒泥沼中。最近英國心理學家發現,若用低強度超音波照射大腦前扣帶迴皮質區域的神經元,可以因此改變動物的反事實思考結果,為「轉向思考」帶來了治療曙光。 繼續閱讀..

為什麼人一定要睡覺?新發現:趁此時加速修復受損 DNA

作者 |發布日期 2019 年 03 月 07 日 19:23 | 分類 會員專區 , 生物科技

睡眠占了我們人生三分之一時間,為什麼身體迫切需要這一環節?你可能知道睡眠有各種好處,比如減輕壓力、恢復精神、改善記憶力、降低罹患心臟病風險等,現在以色列巴伊蘭大學最新研究進一步表明,睡覺的核心功能是為了修復每個神經元在白天累積的 DNA 損傷。所以,不要再熬夜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