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自然科學

不用等到地球被太陽吞噬,哺乳動物 2.5 億年後就會滅絕

作者 |發布日期 2023 年 09 月 26 日 9:51 | 分類 自然科學

隨著太陽老化發射更多輻射、地球上的地理變化,以及二氧化碳增加,氣候科學家稱「三重打擊」將導致地球變得太熱,任何哺乳動物無法在陸地上生存。最近刊登在《自然地球科學》(Nature Geoscience) 期刊的研究預測,在太陽耗盡最後能量之前,哺乳動物早就滅絕,存活在地球上的時間可能只剩下 2.5 億年。 繼續閱讀..

回收寶特瓶做積木更污染,樂高:找不到任何可替代方案

作者 |發布日期 2023 年 09 月 25 日 11:11 | 分類 材料、設備 , 環境科學 , 生態保育

隨著環境意識提升,全世界都在尋找塑膠替代材料,專做孩童生意的樂高也積極改善塑膠積木材質,避免使用石油基塑膠,幾年前樂高開始測試回收寶特瓶製作積木,結果發現,反而生產過程產生更多碳排放,宣告放棄,樂高執行長還直言,測試過成百上千種材料,根本不可能找到取代石油基塑膠的材料。 繼續閱讀..

月球兩極曾陽光普照,研究:月球水冰不如預期多

作者 |發布日期 2023 年 09 月 23 日 10:54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科學家確信月球永夜的南極隕石坑可能有水,尋找水源成為近年登月計畫的重大目標。但最新研究發現,南極永久陰影區隕石坑形成時間比認為要晚,隕石坑形成前水早就蒸發,科學界對月球水冰的估計可能過高,必須重新考慮利用月球水儲備的計畫。 繼續閱讀..

暖化加劇印度地下水資源之枯竭,恐波及全球糧食供應

作者 |發布日期 2023 年 09 月 23 日 8:00 | 分類 環境科學 , 農業科技

印度是全球最大地下水使用國,抽取量超過美國和中國的總和。雖然地下水滋潤了廣闊的農田,養育超過 14 億人口,但過度開採導致地下水快速枯竭,許多地區已面臨地下水位嚴重下降的危機。由於印度是世界糧食供應大國, 灌溉水不足恐危及全球的糧食安全 。  繼續閱讀..

日本排放含輻射殘留量廢水,民眾搶鹽搶健康?

作者 |發布日期 2023 年 09 月 23 日 7:10 | 分類 核能 , 環境科學 , 自然科學

日本政府於今年 6 月決定將福島核電廠內含有殘有放射性物質廢水陸續排入海洋,此舉不但會造成海洋污染,今年 8 月中在台灣引起了搶購食鹽的風潮,也有人宣稱此後不去海邊活動,擔心自己受到輻射污染。台鹽於前陣子更開啟鹽倉試圖安撫民心,要大家不要擔憂國內的食鹽存量,而多家超市跟量販店更祭出限量購買的策略抑制。

繼續閱讀..

北歐科學家成功取得袋狼 RNA,稱復活滅絕物種可平衡生態

作者 |發布日期 2023 年 09 月 22 日 13:36 | 分類 生態保育 , 生物科技

袋狼曾是澳洲大陸和鄰近島嶼塔斯馬尼亞森林的頂級掠食者,但 130 年前滅亡,最後一隻袋狼 1936 年在塔斯馬尼亞動物園去世。最近北歐科學家從博物館收藏的袋狼標本成功回收 RNA,是全球首例。塔斯馬尼亞森林至今未破壞,科學家相信物種復活可重新平衡生態。 繼續閱讀..

貝努小行星樣本將落地,NASA:百年內不會有行星威脅

作者 |發布日期 2023 年 09 月 22 日 11:19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人類滅絕有幾種可能性,其一就是小行星撞地球。科學家早在幾十年前太空觀測技術進步,愈來愈能掌握地球外部威脅,之一就是 1999 年發現的近地小行星貝努 (Bennu) 可能會慢慢移到地球軌道,有 0.037% 機率 2182 9 月撞上地球。六年前美國太空總署 (NASA) 發射探測器採集貝努樣本,24 日返回地球,讓科學家進一步了解這可能威脅地球生命的危險分子。 繼續閱讀..

每 2.1 萬年變化一次,撒哈拉沙漠曾是一片綠色大地

作者 |發布日期 2023 年 09 月 21 日 15:01 | 分類 自然科學

撒哈拉沙漠面積約 920 萬平方公里,是地球最大沙漠,乾燥貧瘠,但也曾是一片蓊蓊鬱鬱的綠地。過去 80 萬年,科學家已知撒哈拉沙漠會週期性轉綠,經歷過好幾次所謂北非濕潤時期。最近新研究發現,北非廣闊地帶約每 2.1 萬年就會從乾燥沙漠變為綠地,造成週期性潮濕的原因是地球自轉軸與冰蓋變化。 繼續閱讀..

一次解決兩個環境問題,把白色污染變成乾淨氫氣

作者 |發布日期 2023 年 09 月 21 日 15:00 | 分類 環境科學 , 生態保育 , 能源科技

氫被認為是化石燃料的潛力替代品,但目前製造氫氣方法要不是會產生過多的二氧化碳,不然就是相當昂貴,但現在美國科學家找到新解決方案,利用低排放方法從塑膠廢棄物中獲得氫氣,既能解決白色污染,也能製造乾淨氫氣,一石二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