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免疫系統

器官移植的里程碑:豬腎移植人體,正常運作超過一個月

作者 |發布日期 2023 年 08 月 30 日 7:50 | 分類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當心臟、腎臟等重要器官嚴重受損或衰竭時,器官移植是最好的治療方式之一,但等待器官捐贈往往需要很長的時間,過程充滿不確定性,患者及家屬必須面對焦慮、恐懼等心理的壓力。如果能成功發展出以動物提供移植所需的器官,進行異種器官移植(xenotransplantation),將可彌補人體器官捐贈之不足,拯救無數重病患者。 繼續閱讀..

太空人執行任務時容易生病,研究發現 T 細胞倒退嚕

作者 |發布日期 2023 年 08 月 28 日 13:30 | 分類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成為太空人不僅要有聰明的腦袋,還要有健壯的體格,強大的心智能力,因為太空惡劣環境會持續消耗人類的肌肉、骨骼、器官、血液和心理健康。科學家想知道,為什麼國際太空站太空人很容易生病,最近瑞典科學家找到原因,發現 T 細胞變得不活躍,且對抗感染的效果也越來越差。 繼續閱讀..

新冠疫情爆發至今,小兒糖尿病例異常增多

作者 |發布日期 2023 年 07 月 13 日 7:50 | 分類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新冠肺炎疫情時糖尿病等慢性病患是中重症高危險群,需注意防疫措施及疫苗注射,如今疫情逐漸遠離,後遺症之一卻是糖尿病患者增加。最新研究數據顯示,新冠疫情爆發後全世界診斷罹患第一型糖尿病的兒童和青少年數異常增加,研究刊登於 6 月《JAMA Network Open》期刊。 繼續閱讀..

由腸道著手,鬆開免疫系統的「手煞車」,助攻癌症免疫療法

作者 |發布日期 2023 年 06 月 02 日 8:30 | 分類 會員專區 ,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免疫細胞表面的免疫調節蛋白有的扮演「油門」,有些則是「煞車」的角色,能促進或抑制免疫系統的功能。有研究顯示,腸道菌的組成會干擾這些煞車的正常運作,而影響癌症免疫療法的療效。因此,釐清腸道菌如何調節免疫系統,並找出關鍵的分子機轉有助發展更有效的癌症治療。 繼續閱讀..

流感與 RSV 合作逃脫免疫系統,研究:如同特洛伊木馬入侵

作者 |發布日期 2022 年 11 月 03 日 11:48 | 分類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今天秋冬,全球多個國家都在為 COVID-19、流感、RSV 做好抗戰準備,當三種病毒同時爆發,不只增加醫療資源負擔,最近科學家還發現,甲型流感病毒和呼吸道融合病毒 (RSV) 會融合形成單一混合病毒襲擊肺細胞,代表某病毒會為了自身利益而與另一病毒合作,擴大感染機會並造成更嚴重症狀。 繼續閱讀..

壞壓力改變免疫模式,哈佛:患長新冠機率高 50%

作者 |發布日期 2022 年 10 月 24 日 11:38 | 分類 會員專區 ,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壓力是現代生活的一部分,廣告台詞說「壓力是最好的按摩」,適度壓力會讓人感到興奮和挑戰感,促進追求成長、發展和成就,但哈佛研究發現,如果是長期過度壓力,導致焦慮憂鬱,或因孤獨出現心理狀況的人,感染新冠病毒 (COVID-19) 後患長新冠的風險大增 50%繼續閱讀..

免疫細胞、肝細胞,共同撐起肝臟的免疫力

作者 |發布日期 2022 年 09 月 11 日 0:00 | 分類 會員專區 ,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肝臟總是有忙不完的工作,不但要負責新陳代謝、儲藏養分、解毒、荷爾蒙平衡等數百種生化反應,還需要提供人體抵禦病菌入侵的免疫力。肝臟的免疫力來自多種駐守肝臟的「免疫細胞」,但「肝細胞」分泌的多種蛋白亦不可缺。兩種細胞一起對付病菌的模式,是不是像極「警民合作,共同打擊犯罪」呢? 繼續閱讀..

過去感染給免疫系統留記印?專家對《科學》研究解讀不一

作者 |發布日期 2022 年 06 月 20 日 15:48 | 分類 會員專區 ,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本土 COVID-19 疫情持續延燒,國際期刊《科學》(Science)發表最新研究指出,Omicron 免疫增強作用主要取決於過往新冠病毒(SARS-CoV-2)的暴露情況。不過中研院生醫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認為,接種 3 劑疫苗後遭 Omicron 突破感染的人,比其他感染不同變異株的人有更廣效的抗體反應。 繼續閱讀..

維生素 D2、D3 效力有差,後者更有助於增強免疫、抵抗新冠病毒

作者 |發布日期 2022 年 03 月 01 日 12:54 | 分類 會員專區 , 醫療科技

維生素 D 對於人體內鈣質平衡與代謝具重要作用,可預防骨質疏鬆,也是免疫系統重要養分。然而新研究發現維生素 D 有好有壞,過去被認為重要的維生素 D2(麥角鈣化醇)並沒想像中有效,但維生素 D3 可平衡免疫系統,且有助於防禦新型冠狀病毒感染。 繼續閱讀..

解析棘蛋白結構──新冠病毒變異株如何增強傳染力,巧妙躲避免疫系統?

作者 |發布日期 2022 年 02 月 04 日 9:00 | 分類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為何新冠病毒突變之後傳染力更強?COVID-19 至今仍深深影響全人類,新冠病毒持續演化,例如曾經造成台灣大規模社區感染的 Alpha 變異株、傳染力更強的 Delta 變異株,近期出現的 Omicron 變異株等,它們逃避免疫系統的能力都不一樣,關鍵就在不同的棘蛋白(spike protein)結構。「研之有物」專訪中央研究院生物化學研究所徐尚德副研究員,他的團隊陸續解析各種新冠病毒變異株的棘蛋白結構,不但能釐清新的突變帶來的威脅,後續也可做為研發人造抗體的指引。

繼續閱讀..

癌細胞轉移肝臟會抑制免疫系統抗癌力,科學家尋找破解之道

作者 |發布日期 2021 年 09 月 25 日 0:00 | 分類 會員專區 , 醫療科技

「癌症免疫療法」是透過活化病患自身免疫力對抗癌細胞,成功拯救許多癌症患者寶貴的生命。但免疫療法並非特效藥,若癌細胞轉移至肝臟,接受免疫治療結果往往令人沮喪。最近研究發現,肝臟被轉移的癌細胞入侵後,會使免疫功能全身性受抑制導致免疫療法失效;但免疫療法若能搭配放射線治療輔助,有機會恢復免疫細胞功能並獲得更好療效。 繼續閱讀..

雪上加霜,口服疫苗對低開發國家兒童效果有限

作者 |發布日期 2021 年 08 月 04 日 16:07 | 分類 會員專區 ,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為了加速控制 COVID-19(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各國醫藥團隊正在開發口服疫苗,幫助衛生條件不佳,缺乏醫護人員的地區能夠用口服疫苗壓制疫情,但新研究指出這類地區居民,尤其兒童,因長期缺乏乾淨飲用水產生的慢性腸胃疾病,將使口服疫苗無用武之地。

繼續閱讀..